广东省揭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摸底测试化学(理)试题(带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广东省揭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摸底测试化学(理)试题(带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ae1ff8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1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关系,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注意过氧化钠的作用,侧重考查基本概念、计算。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法匹拉韦的分子式为C5H4N3O2F,A正确;

B.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的1个碳碳双键、1个C=N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法匹拉韦最多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 法匹拉韦含有肽键,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正确;

D. 法匹拉韦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D正确; 故答案选B。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O与空气中的O2会发生反应,不能使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NO,A错误;

B. 该装置为电解池,Fe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Fe2+,Fe2+与溶液中OH-结合形成Fe(OH)2,由于溶液表面覆盖煤油,可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因此能较长时间观察Fe(OH)2沉淀的白色,B正确;

C. 该实验中反应温度不同,一个使用FeCl3、一个没有使用使用FeCl3,改变了两个外界条件,不能说明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方法,其它外界条件都相同,只是一个使用FeCl3、一个没有使用FeCl3,这样才可以对比判断,C错误; D. 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2气体会与水反应产生NO,因此不能测定二氧化氮的体积,D错误; 故答案选B。 6.C 【解析】

答案第3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题制备晶体硅,H2+SiHCl3

Si+3HCl,此反应应在IV装置中进行,A、装置I

的目的是制备氢气,氢气中含有水蒸气,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必须除去,因此装置II的目的是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即II中盛放浓硫酸,III的提供SiHCl3气体,因此在水浴中加热,故A错误;B、应先通入氢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危险,故B错误;C、硅不与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2+,Fe2+被H2O2氧化成Fe3+,与KSCN溶液变红,可以鉴定是否含有铁单质,故C正确;D、用NaOH溶液制备氨气,需要加热或NaOH溶液为浓溶液,I装置中没有加热装置,且NaOH溶液为稀溶液,因此此装置不能制备氨气,故D错误。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CO在Pd2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产生CO2,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A正确;

B. 由图可知:反应路径2所需总的活化能比反应路径1低,反应路径2的催化效果更好,B错误;

C. 反应路径1和反应路径2的第一步能量变化都为3.22eV,C正确; D. 路径1的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3.96eV-(-5.73eV) =1.77 eV,D正确; 故答案选B。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d电极上CO32-→C,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d为阴极,则c为电源的负极,A正确;

B. a电极上C2O52-→O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2O52- -4e- =4CO2 ↑+O2↑,B正确;

答案第4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C. ①中CO2→C2O52-或②CO2→CO32-时C元素化合价均为+4价,所以C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C正确;

D. 根据图示a极生成O2,d极生成C,故该装置中总反应为CO2

通电C+O2,每捕获1molCO2

转移4 mol电子,则每转移1mol电子捕获0.25molCO2,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D错误; 故答案选D。 9.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n、p、q,r、t、u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u为SO2;25℃时,0.01mol/L的v溶液中pH=12,则v为NaOH,结合图中转化可知,m为H2,n为O2,p为Na,r为H2O,t为Na2O2,则X、Y、Z、W分别为H、O、Na、S,q为S单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H、O、Na、S,m为H2,n为O2,p为Na,r为H2O,t为Na2O2,v为NaOH,q为S单质,u为SO2。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X<Y<W<Z,选项A错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选项B错误;元B.u为SO2,B.素的非金属性为O>S>H,即Y>W>X,故B正确;C.q为S单质,微溶于酒精,故粘有q的试管不可用酒精洗涤,应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选项C错误;D、Z分别与Y、W组成的化合物Na2O、NaH中化学健类型均为离子键,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二氧化硫的应用及Kw的计算推断物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u与v为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 10.D

答案第5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CO3比BCO3溶解度更大,则ACO3的溶度积大于BCO3的溶度积,由图可知a的溶度积小于b的溶度积,所以线a表示B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线b表示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A错误;

B. 在ACO3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CO3(s)

A2+(aq)+CO32-(aq),加入Na2CO3溶

c(CO32-)不一定大于Ksp(ACO3),液,溶液的体积增大,c(A2+)减小,c(CO32-)增大,c(A2+)·因此不一定产生沉淀,B错误;

C. 由选项A分析可知线a表示B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线b表示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p(CO32-)=2.2,c(CO32-)=10-2.2,曲线,当pM=0时,则Ksp(ACO3)= c(A2+)·同理可知Ksp(BCO3)= c(B2+)·c(CO32-)=10-4,t℃时,ACO3(s)+B2+(aq)

BCO3(s)+A2+(aq)平衡常数K=

cA2?2????K?ACO??10c?B?K?BCO?10sp3sp3?2.2?4=101.8,C错误;

D. 由曲线a可知Ksp(BCO3)=c(B2+)·c(CO32-)=10-4,n(BCl2)=1 mol/L×0.1 L=0.1 mol,n(Na2CO3)=

m116.6g?=1.1 mol,二者按1:1反应产生BCO3沉淀后Na2CO3过量,剩M106g/mol1mol=10 mol/L,则根据溶度积常数0.1L余CO32-的物质的量为1.1 mol-0.1 mol=1 mol,c(CO32-)=

可知此时溶液中c(B2+)=淀完全,D正确; 故答案选D。 11.CD 【解析】 【分析】

Ksp?BCO3?2?cCO3??10?4?mol/L=10-5 mol/L,所以此时可认为B2+离子沉10A. 根据TeO2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分析; B. 根据温度对盐酸的浓度影响分析判断;

C. 可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及与金属单质反应的物质性质分析使用的试剂;

D. 还原过程中Te4+与SO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Te单质和SO42-,结合电子守恒、

答案第6页,总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