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摸底测试化学(理)试题(带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广东省揭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摸底测试化学(理)试题(带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ae1ff8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1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离子方程式。 【详解】

A. “加压酸浸1”过程中将碲元素转化成TeO2,TeO2是两性氧化物,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若溶液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TeO2就会发生反应,而不能产生TeO2,因此应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A正确;

B. “酸浸2”过程中温度过高,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反应物盐酸的浓度降低,导致碲的浸出率降低,B正确;

C. Au、Ag都是活动性比较弱的金属,Ag、Au都不能与氨水反应,不能加入氨水从Ag和Au中分离出Au,由于金属活泼性Ag>Au,Ag能够与稀硝酸反应,而Au不能反应,因此要从Ag和Au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u,应该向回收的Ag和Au中加入稀硝酸,C错误; D. 用盐酸溶解TeO2后碲元素变为Te4+,Te4+与SO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Te单质和SO4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e4++2SO2+4H2O=Te↓+2SO42-+8H+,D错误; 故答案选CD。 【点睛】

本题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为线索,考查了反应条件的控制、物质性质的应用、方程式的书写,将元素化合物及化学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12.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O的体积分数增大,由于NO的体积分数在温度为T1高于温度为T2时的体积分数,所以温度T1>T2,A错误; B. 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的体积分数会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G点,B正确;

C. 在反应开始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和4 mol N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达到平衡假设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是x,则同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2x,NO的物质的量为(4-2x) mol,CO的物质的量为(5-2x) mol,根据图象可知此时NO的体积分数为25%,则

?4?2x?mol=25%,解得x=1 mol,所

4?2xmol?5?2xmol?xmol?2xmol????答案第7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以反应的NO物质的量为2x=2 mol,则NO的平衡转化率为

2mol×100%=50%,C正确; 4molD. 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脱氮率增大,根据曲线II可知:a点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应该更高,D错误; 故答案选BC。 13.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b点是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滴入10 mL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CH3COONa和过量CH3COOH等浓度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pH<7,则c(H+)>c(OH-),说明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所以c(CH3COO-)>c(Na+),盐电离产生的Na+浓度远大于弱酸CH3COOH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但酸电离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所以c(CH3COOH)>c(H+),醋酸分子发生电离而消耗,所以c(Na+)> c(CH3COOH)>c(H+),故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Na+)> c(CH3COOH)>c(H+)>c(OH-),A错误;

B. c点是20 m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入20 mL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所有氢离子浓度总和,c(H+)+c(HCO3-)+2c(H2CO3)=c(OH-),B正确;

C. a点是Na2CO3、NaHCO3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促进水的电离;b点是等浓度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溶液的pH<7,说明醋酸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水电离平衡受到抑制作用;c点是Na2CO3溶液,该盐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d点是pH等于7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的中性溶液,水的电离平衡的抑制作用与促进作用相等,对水电离平衡移动无影响,根据溶液pH大小可知,四点水电b

D. d点溶液pH=7为中性,c(H+)=c(OH-)=10-7 mol/L,

??c?CHCOO??c?CHCOO?×c?H?=K?1.8?1010n?CHCOOH?c?CHCOOH?c?CHCOOH?c?H?c?H?nCH3COO?3??????533a??7=180,

33D正确;

答案第8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故答案选BD。 14.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水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为2+

6?2?1=4,所以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A错误; 2B. CH3CH2OH分子中亚甲基(-CH2-)上的C原子形成了4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4,所以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杂化,B正确;

C. 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室温下H2和CO是气体,H2O和CH3CH2OH是液体,气体的沸点小于液体物质的沸点,分子间作用力H2CH3CH2OH,所以物质的沸点CH3CH2OH

D. CO(NH2)2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7个,含有π键的数目是1个,所以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7:1,D正确; 故答案选AC。 15.AC 【解析】 【分析】

CH3-CH=CH2与Cl2在高温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l-CH=CH2,CH2Cl-CH=CH2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C是CH2Cl-CHCl-CH2Cl,C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CH2OH-CH(OH)CH2OH,D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反应生成E:CH2=CH-CHO,F是苯,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G是硝基苯:存在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J:【详解】

A. B是CH2Cl-CH=CH2,B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C是CH2Cl-CHCl-CH2Cl,C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A正确;

B. 溴水具有强氧化性,不仅可以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将醛基氧化为羧基,醛基的存在对碳碳双键的检验构成干扰,因此不能只用溴水来检验E中的碳碳双键,B错误;

答案第9页,总10页

,G在Fe、HCl

,然后根据题意分析解答。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C. F→G是取代反应,而G→J是还原反应,C正确;

D. 喹啉分子式是C9H7N,与喹啉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碳碳双键和氰基(-CN)的芳香族化

合物有、、、、

共有5种,D错误;

故答案选AC。 【点睛】

本题以有机物的合成为线索,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的判断、官能团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推断等。掌握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及物质转化条件、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决定作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与推断能力。

答案第10页,总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