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重点内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生物化学重点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bb9110524de518974b7d51

名词解释:

1. 糖异生:饥饿状况下由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2.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蛋白:小肠黏膜细胞主动耗能摄入葡萄糖,同时伴有Na’的转运所依赖的特定载体。 3. 磷酸戊糖途径:

4. 巴斯德效应:指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或糖无氧氧化)的现象。因为氧缺乏导致氧化磷酸化受阻,ADP/ATP比例升高,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被激活,从而加速了有萄糖的分解利用。

5. 糖原合成:指由葡萄糖生成糖原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和骨骼肌。糖原合成时,葡萄糖先活化,再连接形成直链和支链。 6. 血糖:指血中的葡萄糖 大题:

1. 简述糖类的生理功用

答:①糖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②糖也是机体重要的碳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转变成其他的含碳化合物;③糖还参与组成结缔组织等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NAD`、FAD、ATP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激素、酶、免疫球蛋白等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2. 简述糖的无氧酵解代谢过程

答:①葡萄糖经糖酵解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

A.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糖-6-磷酸。B.葡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C.果精-6-磷酸转变为果精-6-二磷酸。D.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E.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F.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G.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混合酸酐上的磷酸基从羧基转移到ADP,形成ATP和3-磷酸甘油酸。H.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磷酸基从3-磷酸甘油酸的C3位转移到C2,这步反应是可逆的,反应需要Mg2+。I. 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J.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高能磷酸基转移给ADP生成ATP和丙酮酸

②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

由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所需的氢原子由NADH+H离子提供。 3. 简述糖无氧氧化的调节

答: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非平衡反应,分别由己糖激酶(葡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它们反应速率最慢,催化的反应不可逆,是控制糖酵解流量的3个关键酶,其活性受到别构效应剂和激素的调节。 4. 简述糖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答: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5. 简述糖的有氧氧化

答:糖的有氧氧化分为三个阶段: ①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A.丙酮酸脱羧形成经乙基-TPP。B. 由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催化,使经乙基-TPP-E1上的羟乙基被氧化成乙酰基,同时转移给硫辛酰胺,形成乙酰硫辛酰胺-E2。C.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继续催化,使乙酰硫辛酰胺上的乙酰基转移给辅酶A生成乙酰CoA后,离开酶复合体,同时氧化过程中的2个电子使硫辛酰胺上的二硫键还原为2个巯基。D.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还原的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重新生成硫辛酰胺,以进行下一步反应,同时将氢传递给FAD,生成 FADH2。E.在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催化下,将FADH2上的氢转移给NAD+,形成NADH+H’。

③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A.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1分子乙酰CoA与1分子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B.柠檬酸经顺乌头酸转变为异柠檬酸;C.异柠檬酸氧化脱羧转变为α-酮戊二酸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下氧化脱羧产生CO2,其余碳链骨架部分转变为α-酮戊二酸,脱下的氢由NAD'接受,生成NADH+H';D.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E. 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F.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G.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延胡索酸酶;H.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6. 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答:①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

②柠檬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7. 简述有氧氧化的调节

答:①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调节

一方面,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反应产物乙酰CoA和NADH+H’对酶有别构抑制作用。当乙酰CoA/CoA比例升高时,酶活性被抑制。另一方面,在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催化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可被磷酸化而失去活性,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则使之去磷酸化而恢复活性。

②柠檬酸循环的调节

A.柠檬酸循环有3个关键酶在柠檬酸循环中有3步不可逆反应,分别由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

B.柠檬酸循环与上游和下游反应相协调在正常情况下,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的速度与相协调。 8.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

答:①氧化反应:1分子葡糖一6-磷酸生成核糖一5—磷酸,同时生成2分子NADPH和1分子CO2。②基团转移反应:3分子磷酸戊糖转变成2分子磷酸己糖和1分子磷酸丙糖。一类是转酮醇酶反应,转移含1个酮基、1个醇基的2碳基团,反应需TPP作为辅酶并需Mg2+参与;另一类是转醛醇酶反应,转移3碳单位。 9.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答:①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②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1. NADPH是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2. NADPH参与羟化反应;3. NADPH可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10. 简述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答:糖原合成:①葡萄糖活化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②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连接形成直链和支链。糖原分解:①糖原磷酸化酶分解α—1,4—糖苷键;②脱支酶分解α—1,6—糖苷键 11. 简述糖异生途径

答:①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由丙酮酸激酶催化;②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由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③葡萄-6-磷酸水解为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12.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答:①维持血糖恒定是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作用;②糖异生是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③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13. 简述血糖的来源有

答:饱食时,食物消化吸收提供血糖;短期饥饿时,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长期饥饿时,非糖物质通过糖异生补充血糖。血糖的去路有4个:有氧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转变成其他糖;转变成脂肪或者氨基酸。 14. 简述血糖水平异常现象:

答:①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 8mmol/VL:出现低血糖的病因有:A:胰性(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功能低下等);B:肝性(肝癌、糖原累积症等);C: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D:肿瘤(胃癌等);E:饥饿或不能进食者等。

②高血糖是指空腹血糖高于7. 1 mmol/VL:引起糖尿的可能原因包括:A:遗传性胰岛素受体缺陷;B:某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使肾重吸收糖发生障碍,但血糖及糖耐量曲线均正常;C:情绪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肝糖原大量分解;D:临床上静脉滴注葡萄糖速度过快,使血糖迅速升高。 ③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四型:胰岛素依赖型(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妊娠糖尿病(3型)和特殊类型糖尿病(4型)。

第七章脂类代谢

名词解释:

1. 脂质: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肪即甘油三酯,也称三脂酰甘油。类脂包括固醇及其酯、磷脂和糖脂等。

2. 脂肪动员:指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逐步水解,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 大题:

1. 简述脂类的生理功用

答:①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②脂肪酸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③磷脂是重要的结构成分和信号分子: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磷脂酰肌醇是第二信使的前体。④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