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cca91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f4

最新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2015年秋期河南电大把《机械制造基础》纳入到机考(网考)平台进行上机考试,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 B )。

A、进给力Ff B、背向力Fp C、主切削力Fc D、总切削力F

2.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排列是( B )。

A、υc→ αp→ f B、 υc→ f→ αp C、f→ αp → υc D、 αp→ f→ υc 3.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若刃倾角为负,则切屑流向为 ( A )。

A、流向已加工表面 B、流向待加工表面 C、沿切削刃的法线方向流出

4.粗加工时,前角应取( B )的值;精加工时,前角应取( A )的值;加工材料塑性愈大,前角应取( A )的值;加工脆性材料时前角应取( B )的值;材料强度、硬度愈高,前角应取( A )的值。

A、较大 B、较小。 5.刀具的主偏角是在( A )平面中测得的。 A、基面 B、切削平面 C、正交平面 D、进给平面

1.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D )。 A.随炉冷却 B.在风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2.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A )。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D.所有钢种

3.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C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4.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A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1.X6132型卧式铣床的主运动为( A )。

A、主轴的回转运动 B、工件的纵向进给运动 C、横向溜板的横向运动

2.铣削时,铣刀的旋转方向和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时的铣削称为( B )。

A、顺铣 B、逆铣 C、不对称铣削 D、周铣

3.顺铣与逆铣相比较,其优点是( A )。

A.工作台运动稳定 B.刀具磨损减轻 C.散热条件好 D.生产效率高 (1)几何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D )。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

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

(2)在图样上标注几何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B )。

A.两同心圆 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 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3)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 C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 B.圆度 C.圆柱度 D.位置度

(4)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D )。

A.0.04mm B.0.08mm C.0.012mm D.0.16mm

(5)轴的直径为 ,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 mm,则直线度公差的最大值可为( D )。

A. mm B. mm C. mm D. mm (6)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C )。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7)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几何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C )。

A.合格 B.尺寸最大 C.不合格 D.变形最小 (8)公差原则是指( D )。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D.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

(9)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D )。

A.最大实体尺寸 B.最小实体尺寸 C.实际尺寸 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10)如果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40.05mm和Φ40.03mm 的两个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横截面的圆度误差为( C )。

A.0.02mm B.0.04mm C.0.01mm D.0.015mm 1.合金调质钢的含碳量一般为( B )。

A、0.1~0.25%; B、0.27~0.50%; C、0.6~ 0.9%; D、0.7~ 1.5% . 2.制造机床床身、机器底座应选用( C )。 A、白口铸铁; B、麻口铸铁;

C、灰口铸铁; D、球墨铸铁 .

1.在夹紧装置中用来改变夹紧力的大小和方向的部位是(B)。

A.力源装置 B.中间传力机构 C.夹紧元件 D.夹紧机构

2.工件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可限制(C)个自由度。

A.3 B.4 C. 5 D.6 3.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同时应尽量与(D)方向一致。

A.退刀 B.振动 C.换刀 D.切削力 4.基准中主要的是设计基准,装配基准,测量基准和(C)。

A.粗基准 B.精基准 C.定位基准 5.数控铣床上用的分度头金额各种虎钳都是(B)夹具。

A.专用 B.通用 C.组合 D.成组

1.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C )。

A.ES

B.EI

C.es D.ei

2.Φ30F6与Φ30F7两者的区别在于( B )。

A.基本偏差不同

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 D.公差值相同

3.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 C )。

A.IT1~IT7 B.IT2~IT5 C.IT5~IT13

D.IT8~IT14

4.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 p-zc 的轴的基本偏差为( A )。

A. 下偏差 , 正值 B.上偏差 , 负值 C. 上偏差 , 正值 D.下偏差 , 负值 5.基本偏差是( D )。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6.实际偏差是( B )。

A.设计给定的 B.直接测量得到的 C.尺寸公差 D.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 7.公称尺寸( D )。

A.测量时得到的 B.加工时得到的 C.装配后得到的 D.设计给定的 8.H7/f6的配合性质为( B )。 A.过渡配合 B.间隙配合

C.过盈配合 D.不能确定

9.当Dmin—dmax<0时,此代数差称为( D )。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

10.以下列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 A )。

A.Ф50H7/f6和Ф50F7/h6 B.Ф50P7/h6和Ф50H8/p7

C.Ф50M8/h7和Ф50H8/m8 D.Ф50H8/h7和Ф50H7/f6 11.标准公差值与( A )有关。

A.公称尺寸和公差等级 B.公称尺寸和基本偏差

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

12.配合尺寸Φ63H7中的数值7表示( C )。

A.孔公差范围的位置在零线处 B.轴的公差等级 C.孔的公差等级 D.偏差值总和 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B )。

A.σ B.σs C.σb D.σ-1

2.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A ) 。

A.σe B.σs C.σb D.σ-1

3.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 B )。

A.HB B.HRC C.HV D.HS

4.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A )。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 二、填空题

1.在切削加工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 切削运动 ),按其功用可分为( 主运动 )和( 进给运动 )。其中( 主运动 )消耗功率最大。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 切削速度 )、( 进给量 )和( 背吃刀量 )。

3.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前角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后角 )。

4.用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两类参考座标系为(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和( 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 )。

5.切削层公称横截面参数有( 切削层公称厚度 )、( 切削层公称宽度 )、(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

6.根据切屑形成过程中变形程度的不同,可把切屑的基本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 带状切屑 )、( 节状切屑 )、( 单元切屑 )和( 崩碎切屑 )。

7.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 切削层金属、切屑和工件

表面层金属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所产生的抗力 )和( 刀具与切屑、工件表面间的摩擦阻力 )两方面。

8.刀具主偏角增加,背向力 Fp( 减小 ),进给力Ff( 增大 )。

9.刀具的住偏角是( 刀具进给正方向 )和( 主切削刃 )之间的夹角。

10.刀具一般都由( 切削 )部分和( 夹持 )部分组成。

11.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 摩擦 ),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 强度 )与( 锋利程度 )。

1.普通钢热处理的四个基本环节是( 退火 )、( 正火 )、( 淬火 )、( 回火 )。

2.常见钢的退火种类有:完全退火,( 等温退火 )、( 球化退火 )和( 去应力退火 )。

3.钢的化学热处理常用的工艺方法有( 渗碳 )、(氮化)和( 碳氮共渗 )三种。

4.完全退火主要应用于( 亚共析钢 )。

5.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 过共析钢 ),该类钢经球化退火后能适当( 降低 )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1.CA6140卧式车床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 400 )mm,主轴转速为正转( 24 )级,反转( 12 )级。

2.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 镗刀连续转动 )。 3.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 周铣 ),用分布于铣刀端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 端铣 )。

4.磨床主要类型有( 外圆磨床 )、( 内圆磨床 )、( 平面磨床 )、( 工具磨床 )等。

(1)位置公差可分为: 同轴度 、 对称度 和 位置度 三类。

(2)跳动公差分为: 圆跳动 公差和 全跳动 公差两种。

(3)方向公差分为: 平行度 、 垂直度 和 倾斜度 三类。 (4)某孔的直径为?50?0.030mm,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

图样上的给定值为?0.01,则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Φ50mm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 Φ49.99 ,允许的最大直线度公差为 Φ0.04mm 。 (5)体外作用尺寸是工件 实际 尺寸和 几何误差 综合的结果,孔的体外作用尺寸总是 小于 (大于、等于或小于)孔的实际尺寸,轴的体外尺寸总是 大于 (大于、等于或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6)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 几何公差 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 实际要素 的变动范围,不控制 几何误差 。

(7)孔或轴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 最大实体 边界;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 最大实体实效 边界。

(8)端面全跳动公差带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 垂直度 误差,同时它也控制了端面的 平面度 误差。 (9)由于 径向全跳动误差 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10)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11)被测要素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单一 要素只能给出形状公差要求; 关联 要素可以给出位置公差要求。

(1)表面粗糙度是指 加工表面 所具有的 较小间距 和 微小峰谷 不平度。

(2)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幅度参数有: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Ra 、 轮廓最大高度用Rz 。

(3)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 可见轮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