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生产工艺 耿晓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硝酸生产工艺 耿晓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de792f9ec3d5bbfc0a74c0

成绩 银川能源学院

工业催化

题目: 硝酸生产工艺

学生姓名 耿晓晓 学 号 1310140111 指导教师 王伟 院 系 石油化工 专业班级 能源化学工程

银川能源学院工业催化

硝酸生产工艺

摘要:硝酸是基本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产量

在各类酸中仅次于硫酸。工业上制取浓硝酸(HNO3浓度高于96%)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有脱水剂的情况下,用稀硝酸蒸馏制取的间接法,习惯上称“间硝\;二是由氮氧化物、氧及水直接合成浓硝酸,称为’直硝’;三是包括:氨氧化、超共沸酸(75%—80%HNO3)生产和精馏的直接法。本文仅探讨超共沸精馏法。

关键词:浓硝酸、氨氧化、超共沸精馏法

前言

硝酸是基本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炸药、无机盐,也可用于贵金属分离、机械刻蚀等。目前,我国有浓硝酸厂家20多家,年生产能力在80万吨以上。1999年产量在73万~75万吨,到2005年稀硝酸生产能力达544.7万吨,2004年浓硝酸产量130.5万吨,2005年产量157万吨,2006年新增产能达300万吨。稀硝酸是合成氨的下游产品,与化肥生产紧密相关。浓硝酸最主要用于国防工业,是生产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纤维、硝化甘油等的主要原料。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液体四氧化二氮是火箭、导弹发射的高能燃料。硝酸还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工业;用硝酸将苯硝化并经还原制得苯胺,用硝酸氧化,苯可制造邻苯二甲酸,均用于染料生产。此外,制药、塑料、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都需要用到硝酸。

我国硝酸的消费结构大致为:化学工业占65%左右,冶金行业占20%,医药行业占5%,其他行业占10%。在化学工业中生产浓硝酸的工艺主要有多种大同小异的工艺流程,生产中是根据氨氧化和氮氧化物吸收操作压力的不同分为间接法、直硝法和直接法三种类型。

1 硝酸的性质、用途及生产方法

1.1 硝酸的性质

纯硝酸为带有窒息性与刺激性的无色液体,其相对密度1.522,沸点83.4℃,熔点‐41.5℃,分为浓硝酸和稀硝酸。无水硝酸极不稳定,一旦受热见光就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水。

硝酸能与任意比例的水混合,形成浓硝酸(96%~98%HNO3 )和稀硝酸(45%~70% HNO3)。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除金、铂及一些稀有金属外,各种金属都能与稀硝酸作用生成硝酸盐。由浓硝酸与盐酸按1:3(体积比)组成的混合液称为“王水”,能溶解金和铂,故称“王水”。

硝酸还具有强烈的硝化作用,与硫酸制成的混酸能与很多有机化合物结合成 1硝化物。

银川能源学院工业催化

1.2 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得化工原料,在各类酸中,产量仅次于硫酸。工业硝酸依HNO3含量多少分为浓硝酸(96%—98%)和稀硝酸(45%—70%)。稀硝酸大部分用于制造硝酸铵、硝酸磷肥和各种硝酸盐。浓硝酸最主要用于国防工业,是生产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纤维、硝化甘油等的主要原料。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液体四氧化二氮是火箭、导弹发射的高能燃料。硝酸还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工业;用硝酸将苯硝化并经还原制得苯胺,用硝酸氧化,苯可制造邻苯二甲酸,均用于染料生产。此外,制药、塑料、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都需要用到硝酸。

1.3 硝酸的生产方法

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原料主要是氨和空气,采用氨的接触催化氧化的方法进行生产的。其总反应是式为:

NH3+2O2=HNO3+H2O

此反应由3步组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氧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氨催化氧化法能制得45%—60%的稀硝酸

2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2.1 工艺流程的选择

硝酸和硫酸一样,也是无机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产品,但它的产量比硫酸要小得多,1985年全世界的硝酸产量为3000万t/a,中国1993年的产量(以100%硝酸计)已达56.3万t/a。硝酸大部分用来制造肥料,如硝酸铵、氮磷钾复合肥料等,亦大量用来制造炸药、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硝酸盐和王水等,还用作有机合成原料。 硝酸是五价氮的含氧酸,纯硝酸是无色液体,相对密度1.5027,熔点-42℃,沸点86℃。一般工业品带微黄色。含硝酸86%~97.5%以上的浓硝酸又称发烟硝酸,它是溶有二氧化氮的红褐色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分。硝酸是强氧化剂,有强腐蚀性,在生产、使用和运输中要注意安全。与硫酸不同,硝酸与水会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示如图5所示,共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上 14升,但共沸点下的硝酸浓度却基本一样。在101.32kPa下共沸点温度为120.5℃,相应的硝酸浓度为68.4%。因此,不能直接由稀硝酸通过蒸馏方法制得浓硝酸,而应该首先将稀硝酸脱水,制成超共沸酸(即浓度超过共沸点时的硝酸浓度),经蒸馏最后才能制得浓硝酸。超共沸酸精馏法是由西班牙Espimdesa公司

银川能源学院工业催化

开发成功,技术关键是要求氨氧化反应后气体中水分要尽量除尽(冷凝酸浓度低于2%HNO3),使脱水后系统总物料中生成硝酸的浓度超过稀硝酸共图5 HNO3-H2O系统的沸点、组成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沸点的浓度。脱水反应气在氧化塔中用共沸酸氧化,使NO转化成NO2,在超共沸酸

吸收塔中吸收生成浓度80%~90%的HNO3,再进入超共沸酸精馏塔、热酸漂白塔制

得98%成品酸。本法具有可大型化、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优点,是目前最经济的方法,排出的尾气中NOx含量在200 ppm以下,故可直接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将三种浓硝酸生产方法可变成本的比较示于表3-1-10。表中(1)为超共沸酸精馏法;(2)为全压法(压力0.45MPa)制取稀硝酸,再用硝酸镁法制浓硝酸;(3)为双加压法(氧化0.45MPa,吸收1.15MPa)制稀硝酸,再用硝酸镁法制浓硝酸。由表3-1-10可见,超共沸酸精馏法可变成本最低,比全压法低118.24元/t,比双加压法低87.83元/t,对一个全年生产5万吨浓硝酸的工厂而言,超共沸酸精馏法可节约生产成本42~600万元/a。

2.1.1基本原理:

15可根据由HNO3-H2O所组成的二元相图来说明。如图2-22所示压力在0.1MPa下的HNO3-H2O的二元相图。

由图2-21可见,图形点M为硝酸溶液的最高恒沸点(120℃),对应M点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均含硝酸为68.4%HNO3。若以M点左侧的任一浓度的稀硝酸进行蒸馏,则随着硝酸中HNO3含量的增大,溶液的沸点也随之上升,直到M点为止。也就是说,通过蒸馏或精馏所得的硝酸中HNO3最大含量只能是68.4%HNO3。若以位于M点右侧的任一HNO3含量的硝酸进行精馏时,则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在精馏过程中,溶液的沸点随着硝酸中HNO3含量的增大而下降。故生产中采用改变原硝酸混合液的浓度大于68.4%后,再用精馏方法制取浓硝酸。

若现在以80%HNO3的硝酸在温度116.1℃下进行,则该溶液在相图中的系统点如点A所示。当此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其液相组成点即为图中点B,对应的气相组成点为C。B点的硝酸含量为76.8%HNO3,而C点的气相组成为含90.4% HNO3。在精馏塔中当硝酸蒸汽上升到一块踏塔板,随着温度下降而冷凝时,则此冷凝过程可以由C点垂直地移动至D点来表示。而冷凝液D点的组成与C点相同。而D点溶液成平衡的气相组成即为图中的E点,E点所含的硝酸蒸汽中HNO3含量为99.2%当此蒸汽在上升到顶上的塔板冷凝至F点,即可得到99.2% HNO3的浓硝酸。这就是工业上以超共沸酸利用精馏法制取浓硝酸的基本原理。

2.2超共沸酸精馏法的工艺流程:

共沸酸法制浓硝酸流程示于图6。它分为氧化工序,超共沸酸的制造和精馏工序三部分。原料液氨从液氨贮槽(V101)用泵(P102)抽出,经液氨过滤器(S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