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考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考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d0901ff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b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液体中,滴入水中出现分层现象,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不会逐渐消失的是(不考虑有机物的挥发)( ) A.溴乙烷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溴乙烷不溶于水,滴入水中会分层,若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溴乙烷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分层现象逐渐消失,故不选A;

B.乙醛溶于水,滴入水中不出现分层现象,故不选B;

C.橄榄油属于油脂,不溶于水,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分层现象逐渐会消失,故不选C;

D.汽油不溶于水,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选D。 2.80℃时,1L 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下数据: 时间/s c(NO2)/mol·L﹣1 0 0.00 20 0.12 40 0.20 60 0.26 80 0.30 100 0.30 2NO2 △H = + Q kJ·mol﹣1(Q>0),获得如

B.乙醛

C.橄榄油

D.汽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B.20~40s 内,v(N2O4)= 0.004 mol·L-1·s-1

C.100s时再通入0.40 mol N2O4,达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 D.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15Q kJ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B.根据?=?c计算v(NO2),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N2O4); ?tC. 100 s 时再通入0.40 mol N2O4,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与原平衡相比,平衡逆向移动; D. 80s时到达平衡,生成二氧化氮为0.3 mol/L×1 L=0.3 mol,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吸收的热量。 【详解】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A项

错误;

B. 20~40s内,?=?c0.2mol/L-0.12mol/L==0.004mol?L-1?s-1,则?t20s?(N2O4)??(NO2)?0.002mol?L-1?s-1,B项错误;

C. 100 s时再通入0.40 mol N2O4,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2O4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 D. 浓度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反应达平衡时,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L×1 L=0.3 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 molNO2吸收热量Q kJ,所以生成0.3 molNO2吸收热量0.15Q kJ,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易错点为C选项,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平衡体系中,要注意反应物若为一种,且为气体,增大反应物浓度,可等效为增大压强;若为两种反应物,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考虑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同等程度地增大反应物浓度的话,也考虑增大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不能用浓度的外界影响条件来分析平衡的移动。 3.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3OH(g)

HCHO(g)+H2(g)?H=-QkJ/mol,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

12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Q>0

B.600 K时,Y点甲醇的υ(正)<υ(逆) 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实现 D.从Y点到X点可通过使用催化剂实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像,温度升高,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升高,表示平衡向右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Q<0,A错误;

B.600K时,Y点变成X点,反应需要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才能平衡,说明Y点甲醇υ(正) <υ(逆),B正确; C.从Y点到Z点甲醇的平衡转化率不变,可以通过升高温度实现,而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减小,C错误;

D.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D错误;

答案选B。 4.环己酮(

)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可在酸性溶液中用环己醇间接电解氧化法制备,其原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a 极电极反应式是 2Cr3+- 6e- +14OH-= Cr2O72-+7H2O C.b 极发生氧化反应

D.理论上生成 1mol 环己酮时,有 1molH2 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理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Cr3+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2Cr3+- 6e- +7H2O= Cr2O72-+14H+,b极为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结合转移电子数相等计算,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 根据原理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则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

B. 根据原理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Cr3+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2Cr3+- 6e- +7H2O= Cr2O72-+14H+,故B错误;

C. b极为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 理论上由环己醇(C6H12O)生成1mol环己酮(C6H10O),转移2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有1mol氢气放出,故D正确; 故选D。

5.大海航行中的海轮船壳上连接了锌块,说法错误的是 A.船体作正极 C.船体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则船体、锌和海水构成原电池,船体做正极,锌块做负极,海水做电解质

B.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锌块的反应:Zn-2e-→Zn2+

溶液,故A正确;

B.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是形成原电池来保护船体,锌做负极被腐蚀,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

C. 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溶于海水的氧气放电:O2+4e?+2H2O=4OH?,故C错误; D. 锌做负极被腐蚀:Zn-2e-→Zn2+,故D正确。 故选: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B.用蒸馏法可由含有Fe3+的自来水获取较纯净的水

C.焰色反应后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进行其它物质的测试 D.金属镁着火可用沙子覆盖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能用待装液润洗,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项错误; B. Fe3+难挥发,可用蒸馏法制得纯净水,B项正确;

C. 为排出其它元素的干扰,做焰色反应时,应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能蘸取其它溶液来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C项正确;

D. 金属镁着火可用沙子覆盖,以隔绝空气,D项正确; 答案选A。

7.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制碱法中循环使用CO2和NH3,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B.硫酸工业中,SO2氧化为SO3时采用常压,因为高压会降低SO2转化率 C.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D.炼钢是在高温下利用氧化剂把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联合制碱法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循环利用,而氯化铵并没有直接循环利用,而是作为其他化工原料,则氨气没有被循环利用,故A错误;

B. 对于该反应,常压时转化率就很高了,增大压强对SO2的转化率影响不大,同时会增大成本,故通常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故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