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法制教育渗透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法制教育渗透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d0c4432dd36a32d737581c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法制教育渗透教案

第5课 泉水

石场中心完小教师:李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3.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文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款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

1

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板书: 水池 姐姐 来吧 平地 杜鹃花 照吧 果园 果树 喝吧 山谷 画眉鸟 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姑娘杜鹃鸟、果树、画眉鸟,大家加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示范:怎么的动作表情)。

5.泉水流过了哪么多的地方,为别人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没要报酬?你明白了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泉水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6.出示下面的句子,学生品读。

(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我们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泉水怎么样,你喜欢它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7.点名朗读并评比。

8.哎呀!欢快的泉水跑下山去,它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经过农田,遇见稻谷)

9.泉水跑呀跑,在路上遇见了许多同伴,他们是怎么说的,怎样约定的呢?齐读6-7自然段。

10.读完了,说说看。

(你好,你好,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11.他们现在已经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约定在大海里相见呢?(因为他们马上又要分开,所以约定在大海里相见)。

12.他们为什么又要分开呢?(因为他们又要各自为别人做好事。他们看别人有困难,就去帮助,所以分开了)。

(1)教师:泉水为人们做好事,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2)学生:保护它。

(3)教师小结:泉水“多、清、甜、美”多好啊,能浇灌果园,为花朵增添光彩,为人们提供甜的饮用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水源,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13.泉水做这些好事乐意吗?(乐意) 14.再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1.你喜欢泉水吗?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指导、检查背诵。 (四)拓展练习

1.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 2.出示P22“我会读”,看一看与泉水的小诗,分角色读一读。 3.为保护泉水写一句宣传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