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绝对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学士学位论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绝对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d178c9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f

目录

一、引言……………………………………………………………………………… 1 二、资料综述………………………………………………………………………… 1 (一) 现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1 (二)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的现状……………………………………………………… 3 三、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4 (一)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4 1、投资收益的确认问题……………………………………………………………… 4 2、损益调整的时间和计算依据不符合实际业务…………………………………… 6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存在的问题………………………………………………… 6 四、本文结论及不足之处……………………………………………………………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 1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引言

企业除了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以外,还可以将资金以购买股票等形式,形成对外投资。对外投资活动作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一种补充,不仅可以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起到分散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特别是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扩大,股份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日渐增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是股份制企业特别是国有股份制经常遇到的业务,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扩张的势头日益强劲,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投资金额也在不少企业总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尤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近年来按照做大、做强、多元化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体思路,对外投资成为其迅速积聚资源的通行手段。因此,企业要想正确核算其资产,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就必须正确核算其长期股权投资。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对外股权投资的核算常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二、资料综述

(一)现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为了规范投资的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8年6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2001年又进行了修订,以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2006年2月15日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作了更进一步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采用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在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即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时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计提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其他按照会计准则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即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至可收回金额,减计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二)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的现状

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还没有发布,因此新准则还没有相应的指南;

另外,新准则2007年1月1日才正式实施,所以本文仍是对现在实施的会计准则进行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2001)的颁布和实施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也是新准则制定发布的一个原因。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如果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但由于判断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这造成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复杂性(柳文玮、王北立. 2005)。另外这也为企业利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过程操控企业利润提供了机会:当被投资企业实现盈利时,就按损益法核算;当被投资企业亏损时,就按成本法核算(皱玉桃,2003和陈楚宣、周小燕、沈怿宁,2005)。《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关于长期股权投资从在成本法改为权益法过程中,刘专(2005)认为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关于投资成本确定的表述不严密;2.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是否追溯调整也不明确,应明确规定不应追溯调整;曹晓芳(2003)认为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采用追溯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处理方法欠妥,应该采用未来适用法;冯成利、范毅杰(2003)认为可以合并编制追溯调整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首次股权投资分录,也可以分项编制追溯调整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首次股权投资分录,不应该只按《企业会计准—投资》上的一种账务处理方式编制合并分录;而陈楚宣、周小燕、沈怿宁(2005)认为应分为追溯调整和不追溯调整两种。曹永生(2004)通过研究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确认就冲减初始投资额和确认投资收益时极其繁琐且易出错,应该先确认投资收益,再确认应冲减初始投资额,从而使其确认更为快捷和准确。

这些人的研究为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规范起到很大的作用,有的在这次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有所体现,但目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新准则没有解决,甚至《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还存在一些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