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模块质量检测(三)文化生活 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国通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模块质量检测(三)文化生活 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df42d83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f

模块质量检测(三)文化生活

一、选择题

1.央视一套《中国民歌大会》圆满收官,获好评无数。民歌是活着的历史,是人民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民歌当中所流露出来的最本真的人文气息,是缓解我们当下这个社会的浮躁之气的一剂解药。这表明( )

①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源于生活 ③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决定着文艺的生命力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 民歌是人民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表明文化源于生活,民歌是缓解我们当下这个社会的浮躁之气的一剂解药,这表明文化的作用,①②正确;③错在“决定”;④不为材料所反映。

2.文化代表和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要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的依据是( )

①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 ②培育人文精神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 ③经济社会发展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 ④城市建筑是展现地域风情的重要载体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的依据是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城市建筑是展现地域风情的重要载体,故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城市文明的作用,而不是经济对城市文明的作用,排除。

3.(2018·天津南开区一模)尽管有的网友调侃“春运买票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出门在外的人,还是会选择春节期间回家。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中国人认为回家陪父母过年是一种孝道。这反映了(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文化能够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春节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表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①当选;春节对离家在

外的中国人的影响表明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当选;③不为材料所反映;④错在“决定”。

4.2017年9月22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武汉启动。“文化遗产融合现代生活 时尚T台演绎古老汉味风情”——网络媒体记者实地领略了绿松石雕、剪纸、汉绣和高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活动的举行( )

①有利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 ②表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能够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④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符合题意,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网络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材料不体现文化的世界性,②排除;③错误,庆祝民族节日能够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④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网络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

5.(2018·北京西城区模拟)“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

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解析:选D 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强调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只涉及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不涉及文化的继承性;D项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体现了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6.2017年9月11日至9月13日,“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举行。“互联网+”背景下,一批语言文化新兴企业亮相展会,如中译语通、中文在线、声望听力等均带来了最新产品创意,促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科技进步促进文化

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材料中“新兴企业亮相展会”“带来了最新产品创意”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入选;材料不涉及综合国力的竞争,②不符合题意;“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③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文化多样性,④排除。

7.对于世界遗产,不仅要保护,更要大胆使用。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要重新赋予其新的作用,令古迹焕发新生和活力。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②要发挥群众在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③要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④要先进行文化创新再进行文化保护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强调要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同时要赋予其新的作用,令其焕发新生和活力,①③符合题意。②与材料主旨不符。④说法错误。

8.《墨经》中有文:“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描述的就是墨子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对光的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量子卫星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对他的致敬,也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致敬。这折射出我国的科学技术(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 量子卫星以墨子的名字命名,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致敬,这表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说明我国的科技对世界的贡献,①②正确;③错在“始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④错误。

9.(2018·烟台模拟)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胸怀。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体现了(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②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 ③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④特有的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不可分开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以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②③正确;①不选, 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与材料无关。

10.2017年9月28日,“天津市第七届国学文化节”开幕。发挥天津文庙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实现对儒学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这一做法( )

①是对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 ②基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①中“完全肯定”错误;②与题意不符,排除;借助文庙传统文化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承担社会责任意识,③入选;儒学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④符合题意。

11.2017年9月17日,“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精神文明建设“德清现象”暨德清民间设奖20周年主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道德建设中如何激发社会参与道德建设的活力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列有助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举措是( )

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②公民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③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公民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都是有助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举措,①②正确;③错误且不符合题意,应该是吸收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且“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题意无关;④说法错误,应该是通过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12.2017年8月27日,湖南卫视推出首档原创家风类节目《儿行千里》。以“儿行千里家风随行”为切入点,通过分享家风故事,传递温暖、传递知识、传播优秀品质。本节目的推出( )

①创新了培育公民思想道德素养的具体形式 ②拓宽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 ③引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