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e63923a33687e21af45a9af

之外。例如,在“超市”的游戏中,“收银员”受到“顾客”角色的吸引,他离开了工作岗位,也跑去买东西了??教师发现后,以“顾客”的身份加以提醒:“收银员,结账了!哎呀!收银员,你可不能离开,你离开了,我们买了东西没地方付钱怎么办呀?”这些情况需要教师根据他们原先的角色扮演进行恰当的引导,提高游戏的品质,提高幼儿角色扮演的稳定性。

三、注重多样的指导方法,推进游戏的不断深入

幼儿在游戏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作为游戏指导的主体,要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整个游戏进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指导,推进游戏的不断深入。但无论是什么指导方法,都应以不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为原则,尽量保持幼儿游戏中的自然状态,避免因教师观察游戏而影响幼儿游戏的真实感。

通常,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是教师指导游戏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有效最自然的方法。当教师发现幼儿有行为偏差时,可以扮演适宜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例如, “娃娃家”游戏中,“妈妈”头朝下的抱着娃娃,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进去,以“客人”的口吻说:“宝宝怎么哭了?不舒服吗?”引导“妈妈”发现问题,自行纠正;又如,“理发店”的“理发师”串门去了,教师以“顾客”的身份找回“理发师”,并说:“理发师,你剪得发型最好看了,你不在店里,我到哪剪头发去呀!”教师以角色的语言、动作等参与游戏,了解游戏的情况、幼儿的想法,还可以设置疑难情境,启发帮助幼儿扩展游戏的情节,深化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

游戏的深入。教师以游戏的身份介入游戏进行指导,幼儿最易接受。

除此之外,间接指导游戏也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水平。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组织幼儿对游戏的开展进行讨论,这不仅是分享经验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一次的“理发店”的游戏中,“理发师”阳阳通过向“顾客”派送“优惠券”(长方形的手工纸)来招揽生意,这是值得肯定和分享的经验;又如,在上一次的“医院”游戏中,需要住院的“病人”太多了,以致于“床位”都不够了??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回忆上一次游戏的经验,对本次游戏的开展进行预想,做好游戏的心理准备。教师在游戏结束之后也要组织好讨论,引导幼儿发展游戏情节。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发现 “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没有语言和动作,只是坐在一边看着床上的“宝宝”,偶尔拍两下??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平时妈妈是怎样哄你们睡觉的,很快就有幼儿说出了“唱歌”“讲故事”“放音乐”“亲亲宝贝”等办法,一下子将“哄宝宝睡觉”的游戏情节丰富了。当然,教师在组织幼儿讨论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启发、点拨,推进讨论不断深入,充分发挥讨论的指导作用。

对游戏进行讲评也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讲评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游戏水平,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深化游戏内容,提高游戏的品质。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与讲评,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情

况,组织其他幼儿一起讨论,教师针对幼儿的讨论给予肯定或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值得肯定的做法和一些不好的行为提出来,组织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四、善于把握指导时机,适时介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既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寓教育于其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灵活、机智地介入幼儿游戏的能力。但是盲目地介入会干扰甚至是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 甚至于反感。所以,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

(一)幼儿的游戏存在安全隐患时

当幼儿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是在游戏中做出危险的动作,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同伴时,教师必须立刻介入指导。如在“理发店”的游戏中,“理发师”用美工区的剪刀给“顾客”剪头发??教师应帮助幼儿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幼儿用安全的物品游戏,不做危险的动作或行为,确保幼儿不受伤害。

(二)幼儿的游戏情节涉及不健康的内容时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自由的表达着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有时候他们也会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带到游戏中,比如赌博、祭奠死人、抢劫等,发现这些情况,教师也需要马上介入,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三)幼儿的游戏遇到阻碍,无法继续时

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如幼儿之间发生纠纷,又或者是其他一些幼儿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游戏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例如在“烧烤店”游戏中,三位“顾客” 都要“炸鸡腿”,可是“炸鸡腿”只有一个,“店主”让其中两位顾客买其它的东西,但是“顾客”不同意,这下“店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正是教师介入的时机,教师要协助、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将游戏继续下去。

(四)幼儿的游戏兴致减弱,消极情绪出现时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幼儿在游戏开始时兴致很高,但是没玩一会就无精打采了。探其原因有可能是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不知道怎么深化游戏,情节单调,使幼儿失去了兴致。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介入游戏,引导幼儿深化游戏情节,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致,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

总之,科学地对角色游戏加以指导,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和充分发挥幼儿的游戏自主性、创造性。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不是领导者、控制者,而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强烈的游戏性体验,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性意识,提高语言表达、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让我们用心和智慧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游戏的主人,使角色游戏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姚伟.游戏活动与幼儿成长[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孙向阳.放飞天性:幼儿游戏新编[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2) [3]黄娟珍,丁昀.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及其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1998(6) [4]唐金华.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J] .学前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