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e8a3053be23482fb4da4c59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类)

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心理学将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叫做( )。

A.心理过程 B.心理发展 C.心理活动 D.心理状态

2.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指( )。 A.学习策略 B.学习动机 C.学习准备 D.学习迁移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被称为( )。

A.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学习论 4.下列技能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弹琴技能 B.记忆技能 C.体操技能 D.游泳技能 5.态度的结构不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6.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A.主观评价 B.客观结果 C.情绪体验 D.成败经验

7.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是( )。

A.儿童多动综合症 B.学习困难综合症 C.儿童厌学症 D.儿童强迫行为 8.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 )。 A.经验 B.策略 C.动机 D.结果

9.教学评价是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 )。 A.价值判断的过程 B.情感判断的过程 C.效能判断的过程 D.态度判断的过程 10.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为两方面,即社会性认知与( )。 A.社会性体验 B.社会性评价 C.社会性交往 D.社会性适应 11. 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行为 D.道德价值

12.心理学上将个人自己认知过程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叫做( )。 A.元认知 B.元逻辑 C.元分析 D.元策略

13.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 )。 A.关注自我 B.关注教法 C.关注学生 D.关注社会 14.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能力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 )。 A.较低的相关 B.较高的相关 C.零相关 D.中度相关 15.学习中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属于( )。 A.学习迁移 B.学习目标 C.学习需要 D.学习效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 的过程。

17.皮亚杰将从婴儿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 和形式运算阶段。

18.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 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19.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 作用。

20.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灵活性和 。 21.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 获得意义的学习。

22.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23.合作学习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互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 能力。

24.根据课堂纪律形成原因,可将课堂纪律分成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 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四种类型。

25.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自我意识 27.并列结合学习 28.元认知

29.陈述性知识 30.课堂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三个基本规律。 32.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基本关系。 33.简述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方面。 34.简述技能的基本特点。

35.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结合小学实际,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37.试论述影响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五大要素。

38.试论述学生性格个别差异的表现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类)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C 3.D 4.B 5.C 6.D 7.A 8.D 9.A 10.C 11.B 12.A 13.C 14.B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态度 17.具体运算阶段 18.中等 19.促进 20.独创性 21.综合归纳 22.操作熟练 23.人际交流 24.任务促成 25.两难故事法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27.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28.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29.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30.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三个基本规律。

(1)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练习律:练习运用会增强联结的力量,不练习则会减弱联结的力量。

(3)准备律: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是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32.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基本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基本关系如下: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因此,高智商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33.简述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方面。 (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4.简述技能的基本特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后天习得,而非遗传)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工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会不会做,熟练不熟练,而非知与不知)

(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通过教学形成,而非自然习得)

35.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结合小学实际,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实际略。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条件下,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的事。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丰富想像,不拘泥于常规答案。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②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③自我设计训练:学习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7.试论述影响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五大要素。

(1)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2)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3)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

(4)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38.试论述学生性格个别差异的表现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2)性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方面。①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②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