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ec136e0998fcc22bcd10de8

第四单元 我长大了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有规律地生活 为了更大的进步 我长大了

我在慢慢长大看看我的进步我进 步我快乐我的生活有规律 有规律好处多啄木鸟在行动我努力我进步 (二)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

索活动。

(三)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1、素材选取具有现实性,以学生的生活为主体,构建学习主题。整个单元的呈现内容均选项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把我的进步告诉你”、“有规律地生活”、“为了更大的进步”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有所侧重地指导学生生活。 2、突出课程活动化的特点,如“啄木鸟在行动”的教学活动。活动的三维目标在活动中达成,在学生的体验、感悟中达成。

3、注重对学生生活的引导。教科书内容的设计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有规律地生活”中展示的图片及设计的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愉快积极、有创意地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4、活动设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5、呈现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如“有规律好处多”中的活动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去设疑、去观察、去研究、去搜集、去体验,自己寻

找答案,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6、教科书版面设计灵活,形式活泼,在呈现活动内容的同时,适当增加了一些儿歌,这些儿歌既有助于强化活动主题,又丰富了活动形式,为儿童所喜爱。如“我的生活有规律”的呈现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开篇,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便于引导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7、教科书设计活生生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主题活动设计:

1、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我在慢慢长大”这一主题活动中设计了“我的照片”、“搜集成长资

料”、“看照片讲故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可以让学生带自己从小到大的典型照片、小时候的衣服、玩具等各种各样的成长资料,在自己的小组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并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在班内展示,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并采用“心情树、成长树等形式,将学生的收获或心情记录下来。

“看看我的进步”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角度,

从学校生活出发,呈现了一幕幕生活场景,使学生对“进步”理解更加全面。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或者他人的进步。采用自制卡片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进步。再模仿课本上的形式,也为自己写一句格言。

“我进步 我快乐”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让儿童释放因成功和进步

而产生的快乐,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并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采用击鼓传花、开心大转盘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进步快乐的事情,并且说一说为什么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准备:

1、请学生收集自己成长的物品(如:幼时的出生证、儿时穿过的小衣服、小鞋子,奶瓶、画的画 作业、玩具、书、照片等资料)。

2、查找自己刚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的记录,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

3、向家长调查自己的成长趣事。

一、 情境导入,体验成长

首先展示了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成长经历的照片,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到了成长的过程。

接着学生展示自己小时侯的照片,引出课题。

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从出生到现在的身高和体重。找同学说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准确的身高和体重。出示学生的书包 , 50多厘米的布娃娃,相当于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高。以及现在的自己,找一名学生上台抱一抱,比一比的形式,感受某同学刚出生时体重身高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变化。 小时候用品展示

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让孩子们对自己小时候的小衣服、小帽子??感到惊讶,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了解自己从小到大身体的变化。

二、交流讨论,感悟成长

1、讨论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学到哪些本领或收获。主要引导学生从更多的方面比较,如:写字 画画 整理房间 洗自己的衣服等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自理方面感受到自己在成长。

2、全班交流:通过作品、奖状、才艺来感受长大。请学生上台展示,画的画,唱歌 、跳舞、剪纸等 ,设立几个奖项如:才艺成长奖 智慧成长奖 运动成长奖 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生理上的成长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能力上的成长更揭示了成长的内涵。利用获奖证书、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甚至歌唱、舞蹈等项目的展示,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长大了”。同时各种奖项的设立,能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

3、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有趣或难忘的事。老师讲述故事“昨天,我还不懂事” 。师生交流,故事中的小女孩在给妈妈送生日礼物时,她的妈妈为什么会激动地说她长大了?讲述故事意在引导学生心理也在慢慢成熟了。

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在成长中关心体贴他人的事。这一活动设计目的在于拓宽学生对长大的理解,不仅身体,本领增长了,思想也在成长。学会关心体贴他人, 回报他人的爱。

4、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儿歌《脚丫》吧!

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我对爸妈,说心里话: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三、制作理想树

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在这种形象活泼的形式中,畅想自己美好的理想,又升华了活动主题。告诉同学们,成长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呀!,让我们展开理想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吧!把我们的理想结成果子挂到理想树上吧!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为理想树。每个孩子都在水果上写上自己的理想。(轻快的音乐)。

2、有规律地生活

“我的生活有规律”这一主题活动呈现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日记,

还有周末学生在空里常见的几个事例画片,唤起学生关注、发现自己生活中不规律的现象。利用教材中的儿歌和日记让学生来谈感受,并且说一说自己在生活有没有相关的现象发生,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辨析题让学生来评一评,达到导行的目的。

“有规律、好处多”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通过一组有规律生活给我

们带来好处的图片,可指导学生针对这些进行讨论,编排一周作息时间表。指导学生评选“生活优秀生”及优秀探究员,树立学生中的榜样。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有规律生活的好处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交流,现在咱们这里已经到了什么季节?天气有什么变化? 导入活动主题: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规律,我们的生活也应该有规律。 二、探究讨论:

展示班内同学们的表现:课间有的同学先去上厕所,准备好学习用品后再去玩,有的同学是先玩,忘了去厕所,上课铃响了才匆匆去,学习用品也不及时准备。

大家议一议。

这些小朋友的做法有没有规律? 三、探究讨论:

哪些是有规律的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 集体交流: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