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高中政治复习提纲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三政治高中政治复习提纲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ed59b0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5

1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理解)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12、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解)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1)要相信群众。(2)要依靠群众。(3)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4)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3、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理解)?

(1)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总之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

(3)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哲学总复习体系

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 唯 (世界的本质) 物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 论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不同认识的根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主观能动性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 法 论 意 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反对僵化 辩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坚持联系的观点, 反对孤立的观点 而上学的对立 证 法 (因果联系的意义) (如何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运动的观点(与物质的关系、与静止的关系) 在运动中认识事物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坚持发展的观点, 反对静止的观点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坚持适度的原则,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 对主统一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的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认 主观能动性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识 (实践的含意、特征、作用) 论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的根本任务—透过现看本质 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 坚持一分为二(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均衡论与一点论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实践与认识(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处理好改造“客”与“主”的关系 既要实践,又要学习 认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认识无止境,反对将认识凝固化、僵化 分析、综合 合理想象和创新思维 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生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原理 观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 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利用有利条件为社会作出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政治常识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一、国体

1、国家:国家是??的产物,国家具有??属性(根本属性)。 2、国体:含义、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1.在我国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矛盾不是社会主要矛盾;

2.阶级斗争仍然存在:A、同破坏??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斗争;B、同国际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斗争。

3、民主与专政:

1. 含义:P9-10 2. 关系: 关系 民主 专政 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 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 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和人民内部 实施方式不同 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以少数服从以国家力量的强制为实施特征 多数为基本特征 功能不同 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和人民的意是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志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 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联系 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社会政治基础,专政是民主的政治保障。 4、国家职能

1. 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P10 2. 我国的国家职能 对 内1.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职 能 2.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4.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搞好社会的公共事务。 对 外1.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职 能 2.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二、政体 1、含义

2、政体的基本类型及其比较

政体基本类型 内 容 君主立宪 议会制君主制 议会制 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及世袭、象征性、无实选举、虚位、无实选举、有实权 职权不同 国家权力中心不同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不同 权 权 议 会 监督与被监督 (议会产生政府) 总 统 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议会产生方式及职能 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选举/立法、监督权。 权。 典型国家 英、泰、比、西、瑞意、德、芬、奥美国、墨、巴西、阿根典、挪威等。 地利、印度、新廷、埃及、印尼。 加坡。 3、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的比较:

(1)不同点:第一,元首产生办法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第二,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上表)。第三,元首、议会、政府(内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及其阁员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如果新议会仍然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总辞职。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政府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及其阁员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不向议会负责,也不能解散议会,议会也不能以不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只能在总统或政府成员有违法行为时提出弹劾。

(2)共同点:第一,两者都是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第二,两者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4、议会制与议会不能等同

议会制就是由成年公民定期选举,产生一定数额的代表(议员),组成议会以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制度。它是一种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而议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和代议机关。

5、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不同点:A、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是以议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则是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其权力由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B、产生的条件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而后者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C、前者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后者设有君主,并且是世袭的,没有任期。

3.相同点:A、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B、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C、都设有议会,议会在国家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最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