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曾国藩对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3e572e581b6bd97f19eaf9

后忠列忠武忠节而逝,黄泉聚首,知功成皖鄂,

百年遗恨定同销。 ——挽胡林翼

八年九子四登科,更芸馆齐名,相与掞藻摛华,

合众口曰难兄难弟;

万里孤云一回首,痛萱帏永隔,尚冀节哀顺变,

留此身以事父事君。 ——挽粱俪裳太夫人

万缘今已矣,新诗数卷、浊酒一壶,畴昔绝妙景

光,只赢得青枫落月;

孤愤竟何如,百世贻谋、千秋盛业,平生未了心

事,都付于流水东风。 ——挽梅霖生

战战兢兢 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 虽逆境亦畅天怀.

荏弱生的坦荡,仅是在逆境中也会活得畅快, 要是做了亏心事的小人,即使身在天堂,

心里也会受着地狱般的折磨 .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 ――评曾国藩对俞樾的赏识。

道光庚戍,礼部复试的诗题是“淡烟疏雨落花天”,一种落寞和惆怅的氛围不自觉地流连在清末的保和殿中。

对于这一类氛围,仕子的感悟有所不同,如同对时局的感应,无论是考官们或者是参考的学子。这种情绪,常常是个人心境的反应,能够矫揉造作而成功者稀。

俞樾从落花里的悲哀中看到了冬的消逝和春的影迹,希冀光明的到来,所以他写下了“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很巧妙地突破了那种惘怅的气氛。主考官曾国藩亦心存大志,为俞樾的咏落花而无衰飒之情所点破,一种共鸣引发后者的激赏。

尽管俞樾才华横溢,但不娴于小楷,而科场尤重于书法,始于明末,就有名为馆阁体的字体在科场流行。宗师们一卷在手,审视书法,再论文章。因馆阁体,而博得阅卷者欢心,一跃龙门者不乏其人;而因此沉沦者亦有之。俞樾不能不有庸人自扰。

及至宫门传胪,黄榜挂出,俞樾居然在复试中名列第一。后来,俞樾得知自己的卷子是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审阅后定夺的,一种知遇感油然而生。

曾国藩是这次殿试的执事官员,他看了俞樾的诗文之后抚案

激赏,示之于内阁大学士杜翰等阅卷诸公,并且执意要将俞樾举为第一。

同僚们疑义:“文则佳矣!然则仓猝间安能出此佳构,定然是录旧作以塞责罢了!”

曾国藩释之:“不然,其诗亦相称,难道诗也是宿构吗?” 或曰:“文义发端于何处尚待考究,拔置之第一,恐难服众。” 曾国藩固执已见:“此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有暗合之处,咏落花而无衰讽之意,此生他日成就,未可量也!”

曾国藩一番话,顿时令阅卷诸公无言再驳,俞樾由此得中殿试第一,恩荣及第,赐宴礼部,被授进士及第入翰林院庶常馆为庶吉士,三年后便蒙皇恩得授翰林院编修。 俞樾的佳作如何令曾国藩赞叹?

原来曾国藩一见那首五言律句的首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与自己执着的人生观有契合之处,不免怦然心跳。 曾国藩与俞樾的契合之处或者应该说就是对中华文化复兴的心愿,所谓“花落春仍在” 就是对中华复兴的希望。 博学的曾国藩已经看出俞樾的诗句源于宋祁的落花诗,其诗云: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委

芳心与蜜房。

宋人诗句中多见落花的意象,并不只是以落花喻女子,更多的是表达伤逝之感。而“已落犹成半面妆”与“花落春仍在”都在萧索中透出内心的顽强,这是一种内在人格的表白。 宋庠亦存落花诗二首 1、落花

一夜春风拂苑墙,归来何处剩凄凉。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

泪脸补痕劳獭髓,舞台收影费鸾肠。南朝乐府休赓曲,桃叶桃根尽可伤。

表达一类欢场后的落寞。 2、再到小园见落花有感

雨余春色太匆匆,已有残英满地红。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

急雨前旬滞客筵,羣葩何事亦翩翩。风长日暖东君醉,无限宫娃失翠钿。

面对人生的惨淡不也惆怅。

落花寂寞,春意犹生。萧然中来,淡泊中去。

虽然“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楼以人名,昆曲的笛声至今萦绕,然而知音者稀,春花、艳阳并不是多数人的感觉。

俞樾感动曾国藩的知遇,更是固执一代代人的上下求索,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