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之园林景观小品工程(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之园林景观小品工程(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504e3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5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钢丝网铺设不当,分块过多,相互之间连接不密切; (3)打底及造型选用的混凝土质量太差;

(4)上色修饰彩色水泥和107胶配比成份达不到标准或产品质量较差。 预防措施:

(1)在施工中处理好基础,如遇到软质地基或基础层立于水中的,则需要进行桩基处理; (2)钢丝网铺设时尽可能减少分块,应用木棰和其他工具造型; (3)打底及造型选用的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上色修饰彩色水泥和107胶应按照设计配比量进行配比,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质量通病现象:园林木结构工程:户外木制品、木构架、木平台等长时间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木材易发生开裂、变形、起翘等现象。 原因分析:

(1)木材发生开裂、变形等现象关键原因在于木材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要大于其内部,所以木材经过这种长期不断膨胀、缩小的过程,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及开裂等现象; (2)原材料加工时没有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3)选用的木材质量较差,没有经过防腐加工或防腐加工质量达不到标准; (4)施工安装时没有按有关施工规范操作; (5)没有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防治措施:

(1)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木制品置放的位置和使用功能,选择相应的木材; (2))挑选木材时应挑选质量上乘且经过防腐加工达标的木材;

(3)原材料加工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可延缓木材的开裂、变形;①机械法:在已干燥的木材上用铁丝捆端头,使用防裂环、组合钉板等,用机械的方法强制木材不要膨胀和收缩,这样也可以避免木材发生开裂、变形。②改进制材时下锯的方法:木材各向异性,在同样的温、湿度变化的情况下,其湿涨、干缩系数最大的是弦向,其次是径向,纵向的变化最小,所以下锯时多生产一些径切板,可以减少开裂、变形。特别是带有髓心的板材干燥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劈裂,这是由于髓心附近径向和弦向的收缩差异引起的,它发生在干燥初期,最初裂缝仅呈现于端部表面,随着干燥的进展它可以向着髓心并沿纵向扩展。这种裂纹在干燥时较难防止,最好的方法是在制材时避免生产带髓心的板材。③涂刷防水涂料:在木材的端部和表面涂刷防水材料,减缓木材表面的蒸发强度,可以减少木材内外含水率的差距,也可以减少木材的开裂、变形。④采用高温定性处理:减少木材内裂的方法可采用高温定性处理,对于产生内裂木材表层的伸张残余变形力,可以在干燥过程结束前对木材进行高温、高湿处理来消除。在处理时,木材表层因加湿膨胀而产生压缩、变形,与原有的伸张残余变形力抵消,处理后多余的水分被蒸发,随内层木材一起收缩,因而木材不会产生残余变形力,木材内裂也因此而消除。⑤用防水剂进行浸注、加压处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防水剂加到防腐剂中,与防腐处理同时进行加压处理,使防水剂深深的进入到木材中,已达到持久性的良好防裂效果;

(4)正确使用和安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变形等现象的发生;①在施工现场,防腐木材应通风存放,应尽可能地避免太阳暴晒直射。②安装过程中,尽可能使用防腐木材现有的尺寸,如需切割、钻孔等,必须使用专用的防腐剂进行涂刷补救,以保证防腐木材的使用寿命。③在连接木材时应预先钻孔,这样可以减少开裂。④防腐木材中使用的胶粘剂应是抗氧化性且防水的。⑤如需要进一步保护木材防止开裂、变形或使用统筹计划 合理组织 精心施工 确保优质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288 -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涂料来增加色彩的,一定要使用与防腐木材相应的木油,水性抗紫外线的涂料,使其保持原有的木纹及天然色调,但必须待木材干燥以后进行。⑥浸渍防腐木材含有防腐剂,故含水率较高,需烘干至含水率为20%左右或户外风干72小时以上方可使用。⑦正确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延长防腐木材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防止开裂,可使用高品质的水封漆对其进行表面处理。⑧厚度大于35mm的木方,为了防止其变形,可在其木芯的一面的中心线开一个宽度与深度均为10mm的水槽;

(5)正确的日常维护保养,可以减少开裂、变形等现象的发生;①制作木质园林小品尽量选用硬质木材。②留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木材的干燥或油漆和防腐处理。③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护保养,每年雨季或冬季来临前,使用油漆等防护剂进行保养处理。④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10、质量通病现象:喷泉喷射流量不稳定:喷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喷头水柱达不到设计高度,或者压力不稳定,时高时低。 原因分析:

(1)有关管道阀门系统、动力水泵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等使用的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 (2)供水管供水不足;

(3)管道安装完毕后,没有认真检查并进行水压试验就安装喷头; (4)电力供电不足。 防治措施:

(1)设计时对管网吸水管、供水管、补给水管、溢水管、泄水管及供电线路等工艺设计,在施工图中应详细说明,特别是总供水量、总排水量、电力供应总容量要与其他相关设计结合;

(2)设计时对于环形管道最好采用十字形供水,组合式配水管宜采用分水箱供水,让其获得稳定的喷流; (3)施工前对所有的管道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避免管道生锈后堵住管道,影响水流;

(4)安装前必须对喷头喷洒角度进行预置,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喷嘴,喷头与支管连接最好采用铰接接头或柔性连接,可有效防止由于机械冲击,同时,采用铰接接头,还便于施工时调整喷头的安装高度,所有的管道接头要严密,安装必须牢固;

(5)对管道阀门系统、动力水泵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等使用设备的选择,应严格选择好的生产厂家,控制好质量;

(6)所有电力和照明线路,必须采用防水电缆以确保供电安全,对总供水量、总排水量、电力供应总容量等要符合设计要求。

11、质量通病现象:水景污染现象:仿天然水景而形成的众多水景,如溪流、瀑布、养鱼池、泉涌、跌水等,这些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应用较多,也有完全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来广泛应用。这些水景都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不少的情趣,但是其水质易恶化、易受到污染。 设计措施:

(1)景观水池设计深度一般为0.6~0.8m,池底设检修孔,以便于换水清理; (2)所有的水中管材采用不锈钢或UPVC管材,避免锈蚀而污染水质; (3)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处理后的中水作为水景的水源。 防治措施:

(1)所有的管道要进行严格的防腐处理;

统筹计划 合理组织 精心施工 确保优质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289 -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管道安装完毕后,水池内必须冲洗干净;

(3)每7~15天需换水清理一次,完善的中水处理之后,应再增加处理流程,以降低水中N、P浓度; (4)可用药剂如石灰、明矾、聚铝和硫酸亚铁等化学剂,定期对水质进行进化处理,避免水质恶化。 12、质量通病现象:人工湖泊、河道工程,驳岸岸线偏位:驳岸压顶外侧边线和河道规划线不吻合,或者将基础(承台)外侧边线误认为驳岸岸线。 原因分析:

(1)岸线控制桩收到移动,施工前未复合校测; (2)缺少放样复核制度而造成放样误差;

(3)曲线地段的岸线放样凭经验、凭目测、凭直觉,未用仪器精密测量。 防治措施:

(1)压顶外侧边线的控制桩应妥善保管,并引出控制线的标志,经常观察控制桩周围的环境动态,防止推土机或其它大型机械作业时碰撞而发生走动;

(2)测量放样都必须做到“有放必复”,分别有专人负责,并应对测量标志、控制桩进行定期复核,计算资料应有专人核对,原始资料必须妥善保管;

(3)遇到有曲线段的驳岸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起迄桩号、半径、交角、切线长、外距等数据,利用仪器进行曲线放样。

13、质量通病现象:重力式驳岸倾倒:驳岸不是直接滑向临水面,而是绕着基底部倒向临水面。 原因分析:

(1)驳岸背面出现超荷载现象;

(2)当驳岸基底部所受到各种力矩超过了抗倾力矩时就发生倾倒现象。 防治措施:

(1)控制墙背面的荷载,避免超载;

(2)后倾式驳岸的后倾斜角控制在75°,保证抗倾力矩不减少。

14、质量通病现象:驳岸沉陷、倾斜、倒塌:驳岸墙身产生较大的裂缝,整体倾斜或下沉,严重时驳岸墙身发生倒塌或断裂。 原因分析:

(1)地基处理不当。例如:淤泥、软土、垃圾等没有清理干净;地基超挖后回填土未夯实;土质不均匀,又未按规定设置沉降缝,或地基应力超限;

(2)基桩持力的承载力与所计算的数据有出入,减弱了基桩承载力,使墙身出现沉陷; (3)驳岸基底所受到的各种力矩超过了其抗倾力矩而发生倾倒现象;

(4)在沉降缝不垂直或不设置沉降缝的情况下,当地基不均匀下降时,导致驳岸墙身断裂或倒塌; (5)基础砌筑时经常埋置深度不够,易受浸水或冻胀的影响,减弱了基础的承载力,使墙身出现沉陷; (6)驳岸墙体一次砌筑高度过高或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过早进行墙后填土而导致墙体倾倒或倒塌。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基槽开挖的质量,基槽中的淤泥、软土、垃圾等必须清理干净,基槽要做到平整、夯实、排水畅通,如基槽超挖时宜采用碎石回填或加深基础;

统筹计划 合理组织 精心施工 确保优质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290 -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设计时应做到地质勘探工作地质复杂地段打桩前应进行试桩,并对试桩进行动力测试,要验证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地基应力过大时,可加宽基础底面的尺寸,必要时可改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以增大基础的抗应力(同时可减少基础高度),或采用打基桩,提高基础承载力;

(3)地质不均匀区域或地基设置台阶时,应设置沉降缝,避免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缝;

(4)无论使用机械或人工挖土,禁止在坑基内有超挖现象,如有超挖的现象,应将超挖的土方清除,随后回填黄砂或砾石,如果基坑挖好后无法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30cm土,待下一道工序开始时挖掉;

(5)在回填土方时,应待砌筑砂浆达到要求并且墙体高度不宜太高;

(6)如发现驳岸沉陷应查明原因,如属地基不良,可将驳岸墙体基础挖开,加宽基础或打入基桩,但新基础必须与原基础连成一体,减少地基应力,防止继续沉陷;

(7)对于较小的裂缝可采用墙体注浆办法解决,待沉降稳定后,混凝土表面涂抹砂浆修补,处理时应清除裂缝内的松散混凝土,使坚硬的混凝土骨料露出,凿成深2~3cm,宽2~3cm的凹槽,扫清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度,然后用1:1或者1:2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在2~3m,并压光抹平。

15、质量通病现象: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人工湖、人工河道及人工溪流等水体长时间没有处理,形成水质恶化,透明度降低,大量浮游生物死亡,水体浑浊,臭味弥漫,使水体的观赏价值大减,甚至丧失观赏功能。 原因分析:

(1)水体中污染物过多,没有及时清理;

(2)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的含氮、磷、钾等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 (3)水体中的水生生物种群少,水中大量的养分无法被消耗;

(4)湖或河底淤泥沉积过多,没有及时处理,生成大量的甲烷,使水体变质发臭。 防治措施:

(1)水体使用过程中,应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水体中的污染物;

(2)避免大量的含氮、磷、钾等的有机物进入水体,雨水、污水需要处理好后方可排入水体,减少水体直接污染源;

(3)合理地配置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形成生态循环系统,消耗水体中大量的养分,起到自然净化的作用;

(4)人工湖、人工河道及人工溪流等水体基底设计时,应尽量做好基底处理,如在底部多放置些砾石,尽可能减少水体中淤泥的含量;如自然基底的湖、河道,应及时做好除淤泥工作。

16、质量通病现象:水生植物配置不科学:众多水景区域,注重了水生植物的种植,但忽视了科学种植设计与施工,导致水体没有真正地得到净化处理的目的,影响了水体的水质和整体环境。 原因分析:

(1)设计时对植物的习性、水位深度、土壤环境、栽植季节、地域环境等没有作合理的分析就进行配置设计,而导致水生植物配置不合理;

(2)施工人员对设计所涉及到的水生植物不了解,或者不按设计进行施工。 防治措施:

(1)设计人员需要对水生植物的习性及生长特性要很了解,做到合理的配置水生植物;①根据不同的水位深统筹计划 合理组织 精心施工 确保优质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