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钻探规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水文钻探规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68226e011ca300a6c39065

7.3.2.1 钻压:应根据岩性,取心钻头按每颗合金所需压力计算确定,不取心钻头按钻头直

径单位长度所需压力计算确定,可参照表10选用。 7.3.2.2 转速:线速度以1~2.5m/s为宜,对于卵砾石、破碎地层可降低至0.6m/s,其相应转数:常规口径为150~300r/min,大口径为40~100r/min。硬度低、研磨性小、完整、致密的岩石选用较大值,反之选用较小值。

7.3.2.3 泵量:应满足冲洗液上返速度要求,常规口径钻进为0.2~0.6m/s,大口径钻进为0.1~0.4m/s为宜,其相应泵量根据孔径和上返速度计算确定。 7.3.3 钻进工艺操作要求:

7.3.3.1 正常钻进时,不得无故提动钻具和改变钻进技术参数。

7.3.3.2 钻进硬和研磨性大的岩石时,在钻压不足的条件下,不得单纯采用高转速钻进,防止切削具过快磨损。

表10 硬质合金钻进钻压选择 kN/颗 可钻性(级) 单位压力 1~4级岩石 5~7级岩石 钻头类型 硬质合金取心钻0.5~0。7 0.8~1。2 0.7~0。8 卵砾石、破碎地层 头 针状合金取心钻头 1.5~2 1.2~1。5 刮刀钻头、Kn/cm 0.5~1。2 1.2~1。5 注:刮刀钻头的钻压按钻头直径单位长度计算。

7.3.3.3 钻头入孔钻进一定时间后,应根据切削具被磨钝程度,适当增加钻压保持合理钻速钻进,至切削具被严重磨钝钻速明显下降时,则不宜再增加钻压继续钻进,应掌握合理提钻时机,及时提钻、修磨钻头。

7.3.3.4 在松、软、粘、塑、膨胀性地层中使用肋骨钻头或刮刀钻头钻进时,应定期扫(修)孔,消除钻孔缩径和孔壁的螺旋、键槽结构,确保钻孔圆直。

7.3.3.5 钻粒换合金钻进时,应先将孔内残留钻粒捞净后,才准下入硬质合金钻头钻进。 7.4 钻料钻进

7.4.1 钻头和钻粒要求

7.4.1.1 钻粒钻头:应采用DZ40、DZ50、DZ55无缝钢管制做,硬度以HRC28~30为宜,钻头内壁上部应加工成1:100锥度面,钻头的规格、质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DZ/T0057的规定。

7.4.1.2 钻粒:应采用70号、Y7、Y8等钢材制成,硬度应大于HRC50。其规格、质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7.4.2 钻进技术参数选择:

7.4.2.1 钻压:应根据地层岩性、钻粒质量、设备能力和钻具强度等因素选择,按钻头底唇面积计算,单位压力为0.3~0.4kN/cm2,在坚硬地层中采用优质钻粒钻进时可增大至0.5~0.6kN/cm2。

7.4.2.2 转速:钻头线速度以1~2m/s为宜,其相应转速,在卵砾石层或破碎层可降低到0.6m/s;常规口径时为120~259r/min,大口径为40~80r/min,硬度低、研磨性小、较完整、致密的岩石选用较大值,反之选用较小值。 7.4.2.3 泵量:根据钻头直径和投粒方法选择,泵量(L/min)一般为钻头直径(cm)的2~4倍。

7.4.2.4 投粒方法和投粒量:一般可采用一次投粒法,若地层很硬,钻头直径较大时宜使用结合投粒法。一次投粒法的回次钻进投粒量,在常规口径钻进时为1~5kg/回次,大口径钻进时为6~12kg/回次,卵砾石层或孔径很大时,宜适当增加;用结合投粒时宜适当减少。 7.4.3 钻进工艺操作要求:

7.4.3.1 回次钻进开始前,应先将钻头提离孔底,调整泵量至规定要求后,才准将钻具下放到孔底钻进。

7.4.3.2 钻进过程中应定时提动钻具,使钻粒能及时往钻头唇面底下补充,以保证钻进所需钻粒。

7.4.3.3 回次钻进一定时间后,应随着孔内钻粒量减少和钻

头水口变小,要适当减少泵量,在调节泵量时,操作要小心准确,防止泵量突然增大而造成钻粒卡钻。

7.4.3.4 回次钻进终止时,应将钻具提离孔底约0.2m左右,并用大泵量冲孔捞渣,然后投卡石取心,卡石投入后要继续开泵冲孔,将卡石送到钻头下部时,才能开车卡断岩心。 7.4.3.5 每回次钻进结束后,都应将钻头底唇面修理平整、水口加大至符合要求时,才能继续入孔使用。要根据岩心、取粉管内的岩粉、钻头壁上的钻粒刻痕、钻头磨损等情况,判断钻进参数和操作是否正确,并有针对性地改进下一回次的钻进技术参数和操作。

7.4.3.6 合金换钻粒钻进时,第一回次钻进不宜使用新钻头,泵量和投粒量也应比正常钻进时所用参数略小。 7.5 合金钻粒混合钻进

7.5.1 钻头选择:一般用合金肋骨钻头。

7.5.2 投粒方法:应选用结合投粒法,首次投粒在回次钻进约30min时进行,投粒量为回次钻进投粒量的60%~70%,投粒后钻进至感觉到孔底缺乏钻粒时再进行补投。

7.5.3 钻进技术参数及工艺操作:在回次钻进开始阶段,宜参照硬质合金钻进要求钻进;投入钻粒后钻进应参照钻粒进方法执行。

7.5.4 钻进过程中要加强护壁措施,尤其是钻穿大块漂砾后,要防止砾石扭动错位而造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