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中英文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二胡中英文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a26c629b6648d7c1c7467d

二 胡

(音域:D/A + 4 octave above A)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民族弓弦乐器,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历史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擦弦乐器至少在唐朝便出现了,最早可能是从弹拨乐器筝发展出以竹片为弓拉奏的轧筝。宋朝出现奚琴、马尾胡琴、嵇琴等拉弦乐器,其中马尾胡琴已经以马尾制成琴弓取代竹片进行拉奏。

唐宋至明清时期,随着各地方戏曲及民间表演者的需求,逐渐繁衍出许多不同形制的弓弦乐器,如京胡、梆子戏的板胡、粤剧的粤胡、坠胡、四胡等,据著名胡琴演奏家张韶的统计,至今已发展出50多种弓弦乐器。其中二胡在民间广为流传,大量运用於戏曲伴奏,音色温润动听,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

五四运动时期,刘天华先生融合西方音乐理论、演奏技巧,对二胡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大胆革新,扩展了二胡的表现力,并且创作了多首二胡独奏曲,二胡开始以独奏乐器出现在表演舞台上。1980年代中后期,出版的二胡独奏曲已有数百首之谱,并开始发展叙事曲、协奏曲等大型二胡曲。

结构

主要部分有琴杆(琴柱)、琴轴(轸子)、琴筒、琴托、千金(千斤)、皮膜(蟒皮)、琴码、琴弓、音垫。

弦有两根,内弦定音为d、外弦为a。琴弓类似小提琴的琴弓,但不完全相同,小提琴琴弓是被固定在弓杆上的,而二胡弓以马尾毛与竹制弓杆组成,富有弹性,可以以不同的力道来控制声音的大小。阿炳二胡内弦定音为g、外弦为d。

音垫:又称“噪音抑制垫”,“噪音控制垫”或“制音垫”。目前二胡还是一种不很完善的乐器,表现在音质的不稳定和过大的噪音。为了能使二胡达到演奏要求,必须稳定音质,降低噪音,所以在琴码的下侧加上一块不雅观的振动阻尼音垫。

- 1 -

分类

六角二胡 前八后圆 依据制琴产地可分为三类:

1. 苏州琴(二胡品牌:杰伦二胡) 2.上海琴 3.北京琴 依据琴筒型状可分为四类:

1. 圆筒二胡 2.八角二胡 3.六角二胡 4.扁筒二胡 5.前八后圆 (扁筒二胡由二胡演奏家陈耀星所设计 ) 依据材质可分为类:

1. 印度小叶紫檀二胡 2.非洲紫檀二胡 3.明清旧料二胡 4.老红木二胡 5.血檀二胡 6.黑檀二胡

演奏技法

拉奏时将弓毛置于双弦中

演奏时多采坐姿,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拉弓。将弓毛置于双弦之中拉奏,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擦弦乐器。

弓法

弓弦乐器运用琴弓以表达乐曲的表情。以用弓的长度区分为全弓、长弓、短弓等,以使用部位区分为弓尖、弓根、前弓、中弓、后弓等,以运弓速度区分为快弓、慢弓、颤弓等,以弓序分为推弓、拉弓、分弓、连弓、断弓、顿弓等。

基本上分为圆滑演奏效果的连奏弓跟顿弓、跳弓、飞弓、抛弓、击弓等断奏弓。

- 2 -

指法

以按弦手指的动作创造不同音色,如揉弦、颤音、打音、泛音、滑音、拨弦等。

二胡演奏家

参见二胡演奏家列表

二胡发展里程碑

1. 刘天华根据中国民间音乐特性及借镜小提琴,将二胡定弦为D、A。

2. 1963年上海之春二胡比赛,将多位二胡演奏家推向更高的舞台,大量优秀的二胡作品

乐曲在全国流行。

3. 大型民乐团的诞生,大大增加对二胡专业的需求量。

4. 刘文金创作了现代二胡作品《豫北叙事曲》(1959年)、《三门峡畅想曲》(1960年)、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1982年)。

盛世弦和、CCTV民乐大赛、2008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和其他二胡专业比赛,对二胡专业化、学院派的人来说, 提供了很多交流机会。

二胡作品 1930年代

?

刘天华

o 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包括: 《病中吟》(1915) 《月夜》 (1918)

《空山鸟语》(1918) 《苦闷之讴》(1926) 《悲歌》(1927) 《良宵》(1928.1.22) 《闲居吟》(1928.6) 《光明行》(1931) 《独弦操》(1932.1) 《烛影摇红》(1932)

? ? ? ?

陆修堂 《怀乡行》 刘北茂 《小花鼓》 陈振铎 《田园春色》

阿炳 《听松》(1939) 《二泉映月》 《寒春风曲》

1950年代

? ? ? ? ? ?

孙文明 《弹乐》(1951年) 《流波曲》(1952年) 曾寻 《拉骆驼》

曾加庆 《新农村》《山村变了样》《赶集》 朴东生 《在草原上》

刘文金: 二胡协奏曲《豫北叙事曲》(1959) 钟义良 《春诗》

- 3 -

1960年代

? ? ? ? ? ?

刘文金 二胡协奏曲《三门峡畅想曲》 (1960) 黄怀海 《江河水》 《赛马》 刘明源 《河南小曲》 《美丽的西藏》 赵振霄 鲁日融 《秦腔主题随想曲》 张长城曲 原野编曲 《红军哥哥回来了》 张颉诚曲 王国潼编曲 《翻身歌》

1970年代

? ? ?

鲁日融 《迷胡调》 《欢乐的秦川》 《采花》 《摇篮曲》 《曲江吟》 周维 《葡萄熟了》

闵惠芬 《阳关三叠》 (改编) 《洪湖人民的心愿》编曲 (张敬安、欧阳谦叔音乐素材) 项祖英 梆子风

顾武祥、孟津津 《喜送公粮》 刘长福 《草原新牧民》 陈耀星 《战马奔腾》

? ? ? ?

1980年代

? ? ? ? ? ?

刘文金 《长城随想》

吴厚元 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 关铭 《蓝花花叙事曲》

陈钢曲 刘天华(当代同名)、步伟纲移植 《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 朱昌耀 《江南春色》 《苏南小曲》 《欢庆锣鼓》 《五月春潮》 陈耀星 《陕北抒怀》 《山村小景》 《献给母亲的歌》

o 《喜盈门》 《追猎》 《桃花过渡》 《影》 陈军 《椰岛风情》 《舞秋》 《弦语》 《心中的阿尔金》

《狂野飞骏图》 《绿色家园》

?

? ?

张晓峰、朱晓谷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 (1980) 何占豪、陈刚 《梁山伯与祝英台》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