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语文下阶段性练习(4月)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语文下阶段性练习(4月)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d93af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eb

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3.下列各句中的敬辞使用正确的是 A. 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B. 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C. 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D. 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寒舍”,谦词,谦称自己的家,使用正确。B 项,“舍下”,谦词,谦称自己的家。应改为“贵府”,因为“我准时前往请教”显然是到对方家里去。C 项,“家父”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称呼对方的父亲应用“令尊”。D 项,“就教”, 向别人求,选项是介绍别人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应用“执教”。故此题答案为A项。

14. 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张。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请选出恰当的一项( ) 甲: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 甲送分店开张,乙送乔迁新居,丙送七十大寿。 B. 甲送七十大寿,乙送乔迁新居,丙送分店开张。 C. 甲送七十大寿,乙送分店开张,丙送乔迁新居。 D. 甲送乔迁新居,乙送分店开张,丙送七十大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宇”为“房子”之义,古有“华宇”之称,所以甲应送乔迁新居;“近者悦远者来”明显是针对店铺而写的;“人如松柏岁长新”是祝寿之词,古人经常有“松柏长青”之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9 -

A. “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 “对策”,又叫“策试”,指明代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C. “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的奖赏物,同时也是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 “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及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所谓的“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是高级官员乘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错,应是“在殿试中”。故选B。 1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庠”和“序”,指的是地方开设的学校,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谨庠序之教。” B. “国子监”指国家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学人员为博士、直讲、助教等。

C.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D. “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户部主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指国家的最高学府”错误。“国子监”,指的是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故选B。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

- 10 -

归王官次年作 【唐】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几乎空无一物,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 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且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 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消除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 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 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隐士,远离扰攘争夺的政治,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答案】B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恋吾庐”表明了诗人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的自足自适、轻松自得,但又饱含着一种愤慨。因而“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错误。D项,“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错误,从“鹤疏”分析,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没有早辞官。故选BD。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

- 11 -

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 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A. 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B. 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

C. “捣练”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正值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

D. 菊花三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笑”生动地写出了菊花绽放得灿烂热烈的景象。诗人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将盛放的菊与客之“哀”形成对比,更显其哀。

E. 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答案】B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非“白描”“不事雕琢”,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雁阵的整齐;D项,菊笑与客哀没有反衬关系,菊笑暂时驱散了旅途的忧愁。故选BD。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