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册教案(北师大版语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十一册教案(北师大版语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f1415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0

9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2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必做) 2、预习《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杨震暮夜却金 教材分析: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由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 教学目标:

1、课下让学生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课堂上可交流一下。

2、本文的故事性强。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先讲一遍,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4、本文短小精悍,可让学生体会简约、精炼的写法。

10

教学重点:

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收集相似的小故事。(正面反面的都可以);查找有关杨震的生平资料。 教具准备:PPT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到的有关杨震的资料。不完全的话教师补充。(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有用的资料)

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二、学生自读、齐读。

1、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3、指名读课文,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4、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中心。

1、学生读书理解,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①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 ②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

③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 2、杨震是怎样做的?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抓住杨震的语言来理解。但还要引导学生揣摩当时杨震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体会杨震的高贵品德。 ①学生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

②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

(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动作语气可让学生上来边说边作边演。)

③学生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3、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四、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 1、首先学生体会什么是“慎独”?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体会,慎独的重要性。

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他们将来能否立足于社会,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关键。同时也是文本于现实结合的关键之处。)

11

五、再读课文,感悟中心,提出质疑,教师和同学们一起释疑。(可加入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心。 2、预习下一篇课文。

尊敬普通人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应该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 教具准备:PPT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人,老师、父母、同学、甚至是路上匆匆而过的行人??你认为哪些人最值得尊敬呢?

精彩两分钟:我最尊敬的人 二、明示目标

今天让我们沉下心来,细细品味,从这样一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齐读。 三、初始通读

1、生自由读文,读准音,读通顺。 2、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课文哪一句话能概括作者的观点呢?

4、读完课文之后,你有怎么的疑问呢?把你的疑问讲给同桌听。试着解答。 5、交流疑问。 四、品味精读

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人,为什么说他们值得尊敬呢? 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实例,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体会,引导积极向善的情感。 指导朗读。

小结:应该尊敬心灵美的人,能承受挫折失败的人,真诚待人的人,热爱祖国人民的人??总之,应该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 五、实践悟读 1、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这群可爱可敬的普通人。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我们是学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尊敬? 3、仿写生活中自己尊敬的人,插在《尊敬普通人》中。 语文天地

学习目标:

12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

2.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对高尚精神又明确的认识。

第一课时

你、我、他,我们都是普通人。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板报,主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采用读书、看报、咨询、上网等方法搜集资料,选择目的地。 自主预习:

1、采访父母单位敬老爱幼的叔叔、阿姨,写成稿子。 2、给班里的热心人拍张照片、配上简练的文字。 3、从报纸上剪下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事迹。 ?? 合作探究: (一)、整理版面

1.根据稿件内容、形式进行筛选。

2.做到体裁多样,内容精彩,版面图文并茂,书写整洁。 3.按要求进行缩写、改写。 (二)、设计版面

1.在黑板上做一个草图。 2.进行小组分工 评价标准:

1、内容范围是否广泛。 2、表达是否多样化 3、装饰排版是否合理 4、整体效果是否吸引人。 5、书写是否整洁、及有突出的创意 自我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三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学习重难点:同教学目标 学习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自主学习:

1.默读习作要求,想一想: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明确目标:A、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B、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高尚的原因; C、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2.什么是高尚精神?(不是只有伟人、名人才有高尚精神,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做出贡献,也体现了具有高尚精神) 3、你打算写谁,为什么要写他?(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1.你打算分哪几部来写?重点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