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讲义1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旅游规划与开发讲义1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1e02d433d4b14e85246898

应,即“4E”效应。 (四) 具体实施计划

进入开发阶段最重要的是制定好实施开发的具体计划,它包括以下内容:

①确定开发范围和目标;②根据已有资料,提出项目的模式、土地使用要求等;③制定建筑总体规划;④资金来源及财务预算;⑤进行项目具体设计,画出施工图纸;⑥投标及施工;⑦反馈和评估。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

一、旅游规划的界定

(一)主题性(二)协调性(三)目的性(四)战略性(五)技术性(六) 综合性

二、旅游规划的类型

旅游规划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 1、按旅游规划的时空二维尺度分类。

(1)空间尺度分类。就空间范围与规模而言,旅游规划可分为国际协调规划、国家全面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旅游地或旅游景点综合规划等。

(2)时间尺度分类。就时间阶段和内容而言,可以将旅游规划划分为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

2、按旅游规划的内容分类

从旅游规划的内容上来看旅游规划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综合规划;另一类是旅游专题规划。

(1)旅游综合规划。旅游综合规划是一个区域的规划概念,它指按照国家和地方旅游业发展纲要精神,结合国家旅游产业布局的要求,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内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设想。

(2)旅游专题规划。专题规划又被称为部门规划,是在区域旅游综合规划的基本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部门而提出的专题计划,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三、旅游规划的意义

(一) 旅游规划是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手段 (二) 旅游规划是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 (三) 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 旅游规划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四、旅游规划的原则

(一)形象原则(二)市场原则(三)美学原则(四)效益原则(五)保护原则

五、旅游规划的步骤

5

(一)旅游资源调查(二)旅游资源评价(三)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 (四)旅游规划的制定(五)旅游规划的评审

六、旅游规划的内容

(一)当地的自然社会状况(二)同行业的状况(三)规划范围(四)规划依据和原则(五)旅游资源状况和评价(六)客源市场分析(七)旅游项目创意(八)旅游环境保护(九)基础设施规划(十)交通规划(十一)绿化规划(十二)服务项目规划(十三)效益分析(十四)规划图件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几个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几个基础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运用

课前思考

总的说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可以大致分为: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地理学理论基础、以及社会学理论基础、人类学理论基础等几个大的方面。

关键概念

区位理论 P33、增长极理论 P38、可持续发展理论 P44、旅游社会人类学 P48

单元测试

1.简述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2.简述增长极理论对旅游规划与开发有哪些启示? 3.如何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4.简要阐述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5.试分析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之间存在着哪些内在联系。

6.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其他对旅游规划与开发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并指明它的应用。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一、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

区位理论研究的实质是生产的最佳布局问题,即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得生产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在工业化大生产之前,人们从事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产,产品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因而成本和收益的比例不会随距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不会考虑生产地点的选择问题。从这个简单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区位理论并不是贯穿于人

6

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如经济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分工加深的条件下,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二、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区位理论从18世纪下半叶早期区位理论思想的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了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从它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古典理论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近代理论时期(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以及现代理论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

三、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1、旅游中心地的界定2、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3、旅游中心地的等级。4、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模式。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一、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Growing Polar)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发展模式,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对其发展模式有两种差异较大的主张。一个是区域平衡发展模式;另一个则是不平衡的发展模式。主张区域平衡发展的人们认为:所谓的区域平衡发展就是要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的发展,特别是在区域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上,要保持平衡。保持产业部门的全面发展,即第一、二、三产业部门要实现同步发展,而不能有所偏废,以实现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二、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增长极”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他认为经济空间是不平衡的,其发展中存在着极化作用,即经济空间中会有在一些中心(或极)这些中心(或极)的作用就类似于磁铁的磁极。这些中心(或极)在对外部因素起吸引作用时,还在相互之间起到吸引和排斥的作用并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这些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场”,“场”的中心就被佩鲁定义为增长极。

三、增长极理论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启示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当地的优势旅游资源,将潜在的经济效益现实化,以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增长极理论就从理论上给旅游业优先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支持,旅游业作为旅游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通过其集聚和扩散作用将旅游业的关联作用扩展到一个较为广阔的地域空间。因此,在旅游规划与开发时,旅游规划编制者要从大局上综合把握,当该地的旅游资源具备较大发展潜力时,对旅游业的产业定位应高标准要求,在规划中制定相关的政府主导扶持其发展的战略,将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极来加以培植,促进当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开始研究世界经济能否保持继续增长的问题,众多的学者参与了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当中,有一项成果在学术界造成了轩然大波。这就是1971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该书是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发展状况研究的第一个报告。在报告中对经济继续增长和人类的前途做出了具体的、耸人听闻的预测。通过各界学者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大讨论,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人类是否具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途,这取决于人类能否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有机结合起来。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提出以后,迄今为止,为大家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挪威首相布伦兰特夫人(Gro Harlen Brundtland)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演变

人类历史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特定的内涵,并表现出相应的特点。有专家指出(Niu et al 1993)人类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下表总结了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类和特点 比较项目 时间长度 空间尺度 前发展阶段 1万年以前 个体范围或部落范围 哲学思考 对自然的态度 低发展阶段 农业革命之后 区域范围或国家范围 高发展阶段 工业革命之后 国家范围或洲际范围 可持续发展阶段 信息革命之后 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 无中心、盲目状态 追求“是什么?” 追求“为什么?” 追求“将发生什么” 自然拜物主义 自然优势主义(天定胜人) 人文优势主义(人定胜天) 复杂技术与体系 智力转化与再循环体系 天人互补协同 生产模式 从手到口 简单技术和工具 消费标志 满足个体延续的需要 维持低水平的生存需求 维持高水平的发展需求 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