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2b494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b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3、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课时安排:

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74页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在操作探究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具准备: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常用面积单位模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实践经历,探究新知 1、面积的含义。

(1)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黑板有黑板的表面,桌子有桌子表面,课本有课本的表面,我们的脸面有它的面。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

学生:用手摸脸、桌面、书面,感受物体的表面。

教师:①黑板的表面和桌面,哪个大?②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小? 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回答后教师小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练习本的封面比较小。我们就说;练习本的面积比较小。

(2)出示图形:

教师:观察这3个图形,说说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很容易看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教师: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概括面积含义。

教师:什么叫面积呢?请同学们将这两句话合起来,用一句话来表示,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最后归纳面积概念。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

(1)出示一组图形(教材71页图),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2)教师: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我们不能全部靠眼睛看,或者用重叠的方法,我们要学会用其它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它们面积的大小呢?(方格纸量) 小组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哪个面积大?为什么?

学生:第2个面积大,因为它含有15个小方格。而第1个只含有14个小方格。 老师:如果我们不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行不行?如果用统一大小的小圆片行不行?

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得出不行?

教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这几个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呢? ①平方厘米的认识。

教师:我们先来认识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是 多大呢? 引导学生明确: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然后要求学生: 第一:打个手势,来表示一下平方厘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第三: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一个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笔盒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积。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不方便。最好用大一点的面积)。

②平方分米的认识。

教师:比平方厘米打一点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明确: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示意图, 怎样要求学生做到:

第一,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第三,估一估,桌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窗户上一块玻璃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积,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 学生:不妨边。要用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③平方米的认识。

猜一猜: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教师:什么样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刚好是1平方米? 教师: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要4个人,4双手合围才能做出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面积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也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估一估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学生说面积单位时请全班学生打手势来表示大小。 四、巩固加深

课本第74页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第74页-7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面积单位?它们时多大?你能用手势来分别表示它们大约有多大吗?

2、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有哪些,它们是多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常用的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 二、分析比较 1、教学例1。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出示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厘米 1平方厘米

让学生明确:1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有多长,(有多少厘米);1平方厘米是一个面积单位,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表面有多大。(有多少平方厘米)

说一说: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做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3)比较1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再全班汇报。 2、引导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