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课1-财务管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主干课1-财务管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74371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f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意义:1.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前提;2.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手段。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方法及原则

重点内容: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财务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分析、决策所运用的财务方法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分为两个基本类别:一类是非折现方法,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报酬率法两种;另一类是折现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和获利指数法等。

(二)非折现方法的运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分析、决策所运用的非折现方法,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报酬率法两种。

投资回收期法的决策原则:

(1)互斥性方案:选择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投资方案,而放弃投资回收期较长的方案。

(2)独立性方案:在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选择在规定的投资回收期以内的所有投资方案。

(三)折现方法的运用: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是指项目投入使用后预期未来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净现值法的决策原则是: (1)独立性方案:若NPV>0,则接受它,否则拒绝。(2)互斥性方案:在NPV>0的前提下,选择NPV最大的项目。

内含报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也就是在项目的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相等时的折现率。采用此种方法时,首先应确定一个必要的报酬率,这个必要的报酬率通常是企业的资本成本,若内含报酬率大于等于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在互斥性项目的投资决策中选用内含报酬率最大的项目。

获利指数(Profitability Index, PI)是指投资项目预期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采用此法进行决策时,若为单选方案,则获利指数大于等于1,则接受,否则拒绝。在多个互斥项目方案中,则应选择获利指数最大的项目。

第十章 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第一节 营运资本概述

重点内容:

(一) 营运资本净额的含义和内容:营运资本亦称营运资本净额,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减去流动负债所剩下的部分。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货、应收款项等,而流动负债包括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计项目等,这些项目构成了营运资本的项目。

营运资本管理涉及存货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付账款的管理和短期借款的管理等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良好的营运资本管理,企业就无法正常的经营,无法实现短期资产价值最大化,也就无法实现长期资产价值最大化。公司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为了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应使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销售和流动资产之间保持平衡。只要达到平衡,公司就可以及时偿还流动负债,供应商就会继续提供原料,从而能满足销售需要,使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下去。

第二节 现金循环

重点内容:

(一)现金循环及其重要意义:现金循环包括长期现金循环和短期现金循环。这里主要讨论短期现金循环。短期现金循环是指在一年内用现金支付货款和费用到销售回收现金所经历的时间。现金循环一次经历的天数被称为现金周转期或现金周转天数。现金周转期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是很重要的,因为现金周转期越短,说明企业回收现金的能力越强,相应的营运资本越少,经营风险越小。现金周转期可以用以下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回收期-应付账款延长期

(二) 管理现金周转期的方法:1.缩短存货周转期,可以缩短现金周转期。2.缩短应收账款回收期,可以缩短现金周转期。3.延长应付账款延长期,可以缩短现金周转期。

第三节 流动资产的投资政策和筹资政策

重点内容:

(一)流动资产投资政策:流动资产投资政策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类型,即“宽松型”、“适中型”和“紧缩型”。这三种政策的区别在于,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对流动资产需求量的不同。宽松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是指以较多的现金、应收账款和存

货来支持一定的销售水平。与之相反,紧缩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则要求在一定销售水平下,使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达到最小的占用水平。而适中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是介于前两种极端状态之间。

(二)流动资产筹资政策:流动资产筹资政策主要是指与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有关的资金融通政策,主要分为三种:保守型筹资政策、积极型筹资政策和中庸型筹资政策。1.保守型筹资政策是指企业主要利用长期资金来满足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一部分甚至全部的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2.实行积极型筹资政策,企业一般利用短期资金来满足全部的临时性流动资产和一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其余的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则依靠长期资金来融通。3. 采用中庸型政策,临时性流动资产以短期的非自动生成的债务资金来源来筹措,而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完全是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自动生成的流动负债。

第十一章 流动资产管理 第一节 现金和可交易证券

重点内容:

(一)持有现金的动机:企业持有多少现金应当有三种动机1.交易性动机,即企业为了满足日常经营现金支付的需要所必须保持的一定数额的现金。2.预防性动机 即企业必须置存一定量的现金以应付突发性事件。3.投机性动机。

(二)现金管理的目标: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做出抉择,既要保证企业日常经营对现金的需求,降低风险,又要使企业不存在过多的闲置资金,以增加收益。

(三)现金管理方法:目前,现金管理方法主要有现金流量同步、使用现金浮游量、加速收款、以及银行业务集中法和锁箱法。

(四)最佳现金余额的五种模式或方法:现金周转模式、存货模式、成本分析模式随机模式和因素分析模式等。

第二节 应收账款管理

重点内容: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和成本:应收账款在生产经营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扩大销售,二是减少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的成本

企业采用赊销这种方式,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主要有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包括客户资信调查费用、账户资料的管理费用、应收账款的催收费用等,以及坏账损失成本。

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企业增加了收益,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增加了其成本负担。

(二)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等内容。1. 信用标准是指客户为取得企业的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企业在进行赊销时,通常会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审核,确定其是否符合企业的信用标准,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分析可通过“五C”系统来进行。 “五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状况的五个方面,即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2. 信用额度又称信用限额,包括总体上的信用额度和针对具体客户的信用额度两种。总体信用额度是指企业针对自身情况及外部环境而制定的赊销总规模,用于指导和控制日常的赊销决策。具体信用额度是指企业规定的客户在一定时期可以赊购商品的最大限额。3.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顾客规定的最长的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顾客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顾客提前付款时给予的优惠。如“2/10,1/20,n/30”意味着:客户享用30天的信用期限,但如果客户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在2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4. 收账政策是指客户在规定的信用期限内仍未支付欠款时,企业为催收而采取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的组合。企业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投资,减少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反之,采用消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投资,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

(三)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监控和催收,及时了解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适时采取措施,提高收款效率。对应收账款的监控,常用的方法有账龄分析法和ABC分析法。应收账款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即平均收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