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7b5d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5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全面贯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我市继续推进“研学”活动。在讲学稿“自学-交流-检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育人为本”为宗旨,以“促均衡、提质量”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创新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促进人才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和途径。

各校领导要加强指导,大力开展创新研究活动。要结合本校教师特点,深入学习领会新版“学与教”设计的变化,一是研究重点,将讲学稿模式由原来“学与教”设计项目转化到“学与教”设计教学环节中,二是创新空间,由原来确定创新步骤到所有教学过程设计由学校与教师自主,给教师留下了大量的空间,去实践、创新。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入工作、认真研究,提高质量。

各位任课教师要通过精细备课抓住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科学确定“三点一项”(课标点、知识点、考点、能力项),创新学生能力培养、互助交流、面向全体、培优补差、“潜能”开发的新模式、新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所有的学生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让所有班级的成绩都能提升。

在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全市教育教学“研学创新”氛围,让教师提高质量过程逐步由“讲学”走向“导学”、再到“自学”,从而继续推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高考成绩,让家长的企盼变为现实,创办让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

本 册 教 材 的 三 维 达 标 点 ( 数学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初步感知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能判断生活中的这几种现象,能利用这种现象进行剪纸等活动 8、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 册 教 材 编 排 内 容 与 可 利 用 资 源 课 标 与 教 材 所 面 向 的 学 生 基 本 情 况 分 析 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运动(一),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在实际活动中可能碰到的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开始,都安排了既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数学知识的主题图。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教材注意提供既丰富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以前在教学中使用过的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等,仍可以继续使用。另外本学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简易天平、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等。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3个学期的学习,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 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学生作业字迹清楚,态度端正, 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 完成的学习内容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而且还有一 小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再逐步引导其思维的发展,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实践创新的能力,发展学 生合作的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数据收集整理(3)表内除法(一)1 3.2—3.6 4 (1) 2 3 3.9—3.13 3.16—3.20 表内除法(一)(4) 表内除法(一)(4) 表内除法(一)(1)图形的运动(一)4 4 4 3.23—3.27 4 (3) 图形的运动(一)(1) 5 3.30—4.3 4 表内除法(二)(3) 表内除法(二)(2) 6 4.7—4.10 3 混合运算(1) 清明节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13—4.17 4.20—4.24 4.27—4.30 5.4—5.8 5.11—5.15 5.18—5.22 5.25—5.29 6.1—6.5 6.8—6.12 6.15—6.19 混合运算(4) 混合运算(2)有余数的除法(2) 有余数的除法(3) 有余数的除法(3)小小设计师(1) 万以内数的认识(4) 万以内数的认识(4) 万以内数的认识(4) 克和千克(2)数学广角(2) 数学广角(1)总复习(3) 总复习(1)期末复习(3) 4 4 3 4 4 4 4 4 4 4 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