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7b5d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5

(学生如没写出单位名称,教师要引导写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2)。 3.补充条件,解决问题 师:如果又来了3个小朋友,(板书:又来了3个小朋友。) 每组应有几人? 学生汇报。 三、揭示课题: 2 分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 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 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练习法:让学生经历 四、课堂练习: 发现、提出问题和解 1.完成练习五的第一题。 决问题的过程,感受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请学生观察图文后,独立列式计算解答 的作用,同时获得一(答案:12÷6=2(个) 12÷2=6(筒) 分 18些初步的提出用除2.完成练习五的第5题。 法计算问题和解决引导理解再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再共同订正。 问题的活动经验。 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 解答。 (1)题:出示做风车图,请学生说一说图意。30个风车, 5个同学,平均每人做几个?列式计算:30÷5=6(个) (2)题:请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有18棵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 (3)题:出示画片图请学生说一说图意,提出用除法计 算的问题,再解答。 五、小结: 2 分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课解决问题。 作课1、5个悠悠球25元,这样的8个悠悠球多少元? 业 后设2、6个人折了42只飞机,照这样计算,3个人能 计反折多少只? 思 解决问题 板1. 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又来了3个小朋友,每组应有几人? 书 设15÷3=5(人) 18÷3=6(人) 计2. 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又来了3个小朋友,可以分成几组? 15÷5=3(组) 18÷6=3(组) 注:具体内容、方法与手段等要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结合各类教育的不同、学科特点、学生 年龄特征及各校资源的实际情况创新确定。 课题 课型 三 维 目 标 重点 关键 时间 3分 15分 课时“学与教”要点设计 整理和复习 复习 授课时间 总 第 节 数 13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学生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动手分一分,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比较和分析,进一步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难点 纳与总结。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 容 与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主题图和课件 学与教方法、手段 谈话法:使学生在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哪方面的知识?这节松的谈话中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课我们就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探索学习 1、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呢? ( 2 )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思 考回答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这三道算式,说明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并板书。 (2)复习除法计算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并说说根据哪句口诀计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计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位同学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后在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 分的。 动手操作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和大家说一说? 让学生先观察再说发 这几种分法不同, 分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现:20但都是平均分,都可以 内交流分法和算式。 用除法来计算。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和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 内交流分法和算式。 (4)小结: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一题。 引导学生交流两道除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法算式的单位名称是 不同的。 (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游戏的形式看算式想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口诀。 3、引导学生完成第三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2 分 决问题的能力。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答。 (2)全班汇报交流、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 4、引导完成第4题。注意问题的区别。 四、课堂总结 1、算式24÷3=8,读作( ), 课除数是( ),被除数是( ),商是( )。 作课2、计算20 ÷ 5 = 4时,想口诀:( ), 业 后设商是( )。 计反3、把15个梨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 。 思 4、一本故事书2元,10元钱可以买( )本 。 整理和复习 板 书(1)复习除法的意义——平均分 设(2)复习除法计算 计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注:具体内容、方法与手段等要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结合各类教育的不同、学科特点、学生 年龄特征及各校资源的实际情况创新确定。 课题 课型 三 维 目 标 重点 关键 时间 10分 10分 课时“学与教”要点设计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新授 授课时间 总 第 节 数 14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内 容 与 过 程 难点 课前准备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 学与教方法、手段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二、 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谈话法,学生互相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讨论,交流想法。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 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 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让学生 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通过学生观察、思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考、动手操作 (3)剪“轴对称图形”。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课 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 西也是对称的。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出示图片:有衣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 的吗?折折看。 师:看着老师剪出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肯定也想自己动手剪一剪,那么,请同学们商量商量,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