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值班与避碰》系列练习〈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船舶值班与避碰》系列练习〈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8d31593b3567ec102d8ac8

船舶值班与避碰》系列练习〈四〉

1.了望条款的适用范围是:

A.夜间,一切船舶 B.能见度不良时的一切船舶 C.能见度良好时的任何船舶 D.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每一船舶 2.下列哪些船舶应保持正规的了望?Ⅰ、独木舟Ⅱ、锚泊中从事非拖网作业的非机动船Ⅲ、失去控制的船舶

A.Ⅰ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 3.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保持正规的了望,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应使用雷达进行不间断的观察

B.保持正规的了望,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应采取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系统的观察

C.保持正规的了望,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应使用视觉进行不间断的观察

D.保持正规的了望,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应使用听觉进行不间断的观察

4.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Ⅰ、在雾中应注意守听他船的雾号Ⅱ、雾中没有听到雾号说明附近没有他船的存在Ⅲ、雾中已看到他船就不必守听他船的雾号

A.Ⅰ B.Ⅰ、Ⅱ C.Ⅰ、Ⅱ、Ⅲ D.Ⅰ、Ⅲ

5.正规了望应包括:Ⅰ、听觉了望Ⅱ、对船舶现有设备和仪器的有

效使用Ⅲ、雷达观测和雷达标绘

A.Ⅰ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

6.船舶在雾中航行,如天气条件许可,则了望人员应尽可能增设在下列哪个位置?

A.船舶驾驶台 B.驾驶台顶上 C.船的前部高处 D.驾驶台两翼

7.下列关于对了望人员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Ⅰ、了望人员应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尤其是能适应视觉和听觉了望的基本要求Ⅱ、不论船上人员的多少,了望人员只能由合格的、称职的航海人员来担任Ⅲ、只要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能适应视觉和听觉了望的基本要求的船员均可作为了望人员

A.Ⅰ B.Ⅰ、Ⅲ C.Ⅰ、Ⅱ D.Ⅰ、Ⅱ、Ⅲ 8.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当小船上在操舵位置上能无阻碍地看到周围情况且不存在夜视障碍时,则舵工可以被视为了望人员

B.若船上人员编制受限制;则舵工被视为了望人员是符合《规则》精神的

C.只要进入开阔水域行驶,值班驾驶员可以被视为唯一的了望人员 D.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航行,只要业已派出“了头人员”就无须在驾驶台设置专职的雷达观测人员

9.《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五条“了望”的适用对象是指:

A.了望人员 B.当班驾驶员与了望人员 C.驾驶员 D.驾驶

台所有值班人员

10.船舶在什么情况下应安排足够的了望人员?Ⅰ、狭水道航行;Ⅱ、进出港口;Ⅲ、通航密度很大的水域航行时;Ⅳ、白天大洋航行时

A.Ⅰ~Ⅳ B.Ⅰ~Ⅲ C.Ⅰ、Ⅱ、Ⅳ D.Ⅱ、Ⅲ、Ⅳ 11.“了望”的目的是:Ⅰ、对当时的局面作出充分的估计Ⅱ、对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Ⅲ、确定不存在碰撞危险时. 以从事其他的驾驶工作

A.Ⅰ B.Ⅰ、Ⅲ C.Ⅰ、Ⅱ D.Ⅰ、Ⅱ、Ⅲ 12.安全航速条款适用范围:

A.每一机动船在任何时候 B.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 C.每一在航船在任何能见度 D.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 13.下列哪些情况下船舶应以安全航速行驶?Ⅰ、大风浪中航行Ⅱ、货舱起火,正在灭火Ⅲ、船体破损进水正欲抢滩

A.Ⅰ、Ⅱ、Ⅲ B.Ⅰ、Ⅲ C.Ⅱ、Ⅲ D.Ⅰ

14.一船的速度是否为安全航速,主要考虑:Ⅰ、能否采取适当有效的行动Ⅱ、能否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距离内把船停住Ⅲ、能否与他船构成碰撞危险

A.Ⅰ B.Ⅱ C.Ⅰ、Ⅱ D.Ⅰ、Ⅱ、Ⅲ 15.对安全航速的正确解释是:

A.允许有时间采取适当而有效的行动避免碰撞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

度 B.能维持舵效的速度

C.在能见距离一半的距离内把船停住的速度 D.保证不出事故的速度

16.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Ⅰ、能见度情况Ⅱ、风、浪和流的情况以及靠近航海危险物的情况Ⅲ、通航密度 A.Ⅰ B.Ⅰ、Ⅲ C.Ⅰ、Ⅱ D.Ⅰ、Ⅱ、Ⅲ

17.对装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Ⅰ、雷达设备的局限性Ⅱ、所选用的雷达距离标尺Ⅲ、天气对雷达精度的影响Ⅳ、雷达的生产商

A.Ⅰ B.Ⅰ、Ⅲ.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 18.下列哪些情况下船舶应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Ⅰ、将要靠码头Ⅱ、刚起锚欲驶往航道Ⅲ、从事使其驶离航向的航向能力严重受到限制的作业 A.Ⅰ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

19.每一船舶应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如有怀疑应:

A.认为不存在碰撞危险 B.等一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C.认为存在碰撞危险 D.利用所得的资料重新推断 20.在判断碰撞危险时,下列哪种资料是不充分的:Ⅰ、相对方位的估计Ⅱ、凭雾号获得的资料Ⅲ、利用雷达两次测得数据进行标绘的资料

A.Ⅰ、Ⅲ B.Ⅱ、Ⅲ C.Ⅰ、Ⅱ D.Ⅰ、Ⅱ、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