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各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长沙市各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8e20df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4

教育理论题为:

1.“山不能动,我可以走上前去”所反映的人生态度 2.教育不能着急,要慢慢来。你是怎样理解的?

3.如果你是班主任,让你在六年级毕业设置五种奖项,你会怎样设置,说出理由! (大体意思是这样,记得不太清楚了) 二、不速之客的速是什么意思 三、古诗默写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形容春风的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花的诗句:我瞎写的,不拿出来献丑了其他,不记得了 综合教育案例

1.“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句话体现了一种人生哲理(大概是这种意思),请你阐述它所包含深层内涵 2.教育要像小雨一样,慢慢来,你赞不赞同,为什么?

3.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请你在“六一”儿童节的班会上设置五个奖项,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奖,并说明你设置这些奖项的原因! 一、选择

1、(读音全对的)A. 玷污B. 一幅画 乘车C. 囹圄D.膝盖 2。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不记得了)只记得是“决别”的“决”错了

3、关于修辞手法的4、文学常识的第一个错《一千零一夜》应该是古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急 5、不速之客,的速是邀请的意思 二、新课改内容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组成部分2、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应从------- 、——————方面评价 3、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4、语文素养的理念:4点 三、填成语题目真的不记得了只记得1、目不暇接 2、融会贯通 四、补充诗句 五、四大名著的作者及3个主要人物 阅读赏析《树木的生长》 综合部分:

1、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理解 2、教育像小雨,要慢慢来,的理解

3、六一儿童节,班级庆祝会,你作为班主任要设立5个奖项,你会设立哪5个,并说明理由 作文:举手投足之间

记叙文 初中所学《不朽的睡眠》:1、不朽的失眠的 不朽的 具体指什么?张继创作的《枫桥夜泊》 2、\江水睡着了,渔船睡了,渔夫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这样写是否啰嗦,为什么?

3、张继没有中状元,却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你是怎么看的? 4、一道理解文章的选择题课外的说明文,是讲植物根系的发达及吸水能力强,题目:选择题

填入文中的两个合适的词语;文章的分层;说出第三段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它这样用的作用 大概是这些了。题目较往年简单许多,阅读是中考试卷中的题型和难度,所以多做试卷很有用的! 一、作文: 以“和谐”为话题,800字。

二、阅读: 1.古文: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2.科技文:费孝通的《美美与共》 3.现代文:张抗抗的《故乡在远方》

4.古诗欣赏:杜甫《登岳阳楼》,题目一是问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二是以该诗为例分析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诗圣” 三、常识题考的是字词及文化常识,

如下列哪一组的字音全部不相同,悲怆、寒碜、创伤;……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生下千斤(金)……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病句

排序,用的是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那段话。

文化常识,什么今年庚寅年,辛卯年这类的;樊川文集的作者是岑参等等;

文学常识,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是肖洛霍夫,主人公是格里高利这类的东西;海明威,桑迪亚哥,老人与海,硬汉形象;易普生挪威作家,玩偶之家等等。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古诗文佳句填空及名言警句积累。〖每空1分,共12分〗 (1)_,悠然见南山。_,飞鸟相与还。 (2)_,草色遥看近却无。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黑者黑\观点相反的句子是_,_。

(4)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种\以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手法。《天净沙秋思》中_一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反衬游子的思乡之悲苦。 (5)《雁门太守行》中直抒守城将士立志建功报国的诗句是_,_。 (6)天下兴亡,_。

(7)《鹤群》一文讲述了鹤群战胜苍鹰,救助伤者,最终摆脱困境的故事,表现了它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请写出一条有关\团结协作\的名言警句:_。

(8)古代的诗人们总喜欢登高望远,或寄托思情,或抒发壮志,请写出这样的两句诗。 _,_。

2、\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3 A、黄河B、淮河C、长江D、汾河 3、下列量词中,不具有形象美的一项是【】3 A、两个黄鹂鸣翠柳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C、是一轮灿烂的满月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4、有一个字分别和这些字\口、各、二、日、又、化、兄、音、具\合起来都能组成一个新字,这个字是。3 5、根据上联的特点,写出它的下联(要求用作家名及其作品名)。

上联:王之涣《登鹳雀楼》

下联:_。3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4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_;江河溪流,_;大海汪洋,_;湖光粼粼,_。 A.是抖动着的曲线B.是翻腾着的曲线 C.是流动着的曲线D.是屹立着的曲线 7、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猜猜看。4

如:唐朝-诗仙-浪漫主义一位诗人【李白】 (1)丹麦-童话-海的女儿一位作家【】 (2)菊花-隐士-山水田园一位诗人【】

二、古诗文文阅读:(23分) 8、古诗赏析(10分)

【甲】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乙】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这两首诗从其体裁来看都是属于_,歌咏的对象都是_。2

(2)【甲】诗中着重于从嗅觉的角度写梅的诗句是_,【乙】诗中写诗人错觉的诗句是_。2 (3)这两首诗都交代了梅的生长环境,请分析其异同。3

(4)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梅_的形象。有人说在梅的形象上都可以找到诗人的影子,你是否同意,请说出你的理由。3 9、文言文阅读(13分) 河南王卜怜吉歹①为本省丞相时,一日,掾史②田荣甫抱牍诣府请印,王留田侍宴,命司印③开匣取印至前。田误触坠地。王适④更新衣,而印朱溅污满襟,王色不少动,欢饮竟夕。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击碎御赐⑤玉顶,王笑曰:\是有数也。\谕令毋惧。噫!此其所以为丞相之量。

【注释】①卜怜吉歹:人名,即河南王。②掾史:官职名。③司印:掌管大印的侍从。④适:正好。⑤御赐:皇帝赏赐。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王适更新衣是有数也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 (3)上文叙述了河南王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①_②_ (4)用一个俗语来概括河南王的度量:_。2 (5)你喜欢河南王这个人吗谈谈你对他的看法。3 三、现代文阅读:(共45分) 榕树,生命进行曲(节选) 刘再复

我爱恋的榕树,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为它兴叹过,倾倒过。

真是太壮阔了。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满着一种最动人的东西,这就 是生命。

善于思辩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为榕树,我才相信。 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

我喜欢这种绿色世界在无风中的平静、雍容、丰盛、满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样岿然而立。 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时刻。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 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颤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 一开一翕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刻。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的响声。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南国土地上的高大榕树时,几乎吓呆

了。榕树那企图笼罩大地的浓阴,那企图吞没白云的树冠,那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 那陡立而又弯曲多节的巨枝所构筑的殿廊、山脉、峡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着生命的光波与 音波。这种柔和而强大的波浪,把他的心灵摇撼得很久很久。

在撼动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种强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他觉得自

己完全被这种强大的生命所俘虏,并且被剥夺了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在树下,澄清的空气中,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了,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地翔舞。

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

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着它从缝穴里长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株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当它发现岩石身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

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 颤动瞬息

2、从上文看,作者对故乡榕树的情感有:爱恋、_、_、_、_、赞叹。(用文中词语填空)4 3、\善于思辩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根据这个句子仿句。4

善于弄墨的文学家说,_。 善于幻想的科学家说,_。

4.\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一句中\碧叶\的意思是_。(2分) 5.作者说\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鱼了解榕树\,作者还了解到榕树的哪些特点(4分) 6.揣摩下面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4

(1)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的响声。 (2)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①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描绘了一幅6500万年前恐龙这种巨大的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图景,然而,全盛期的恐龙突然神秘地灭绝了。 ②关于恐龙突然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有的说。是因为恐龙的食物由蕨类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导致恐龙中毒;有的说是因为全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等等,但目前看来,有一种假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那就是\灾变说\,即地球突然遭到天外高速飞来的一颗陨石或彗星的撞击。撞击本身并没有杀死多少恐龙,恐怖的是撞击以后片带来全球气候变化:撞击溅起的粉尘冲天而起,一直飞上十几公里高的空中,然后慢慢地弥漫开来,充满天空,阻挡了太阳的光线,大地一片黑暗,地球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地球成了一个冰雪球。陆地上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了,导致了食物链崩溃。即使\天外来客\撞向海洋。结果也相差无几,无非是粉尘换成了水蒸汽…

③恐龙及其他物种就是这样灭绝的。

④如果说这恐怖的一幕险些在地球上重演,或人类险些像恐龙一样成了灭绝的物种,也许有人会认为是(A.夸大其词B.故弄玄虚C.危言耸听),其实不然,\核大战\就能做到这一点:冷战期间,人类数次同\核大战\擦肩而过。

⑤也许,人类能够避免\核大战\,避免恐龙悲剧的重演,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有人及时指出了这一点。

⑥这个人就是美国著名的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也许恐龙灭绝原因的研究和假说启发了卡尔萨根,还有他十分熟悉的行星知识帮助了他,1983年他和他的几位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核冬天》。这篇文章向人们描绘了如果爆发核战争,核爆炸引起的烟尘将遮蔽太阳的光芒,地球将进入数周或数月的黑暗之中,地球表面温度大约会下降到平均-25℃左右,绿色消失,江河封冻。卡尔萨根十分熟悉九大行星之一的火星,他用火星来比拟\核冬天\:火星因为经常性的尘暴,整个星球被沙尘所环绕,粉尘阻挡了大阳的辐射,使火星变成一个-40℃左右的冰冷世界,一片荒芜凄凉的景象。卡尔萨根告诫政治家,如果爆发\核战争\,地球就将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将在地球上消失。

⑦然而在\核冬天\的理论出现之前,核大国的领导人对\核战争\的后果估计得并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前苏联的国防部长布尔加宁说:\核武器并不像帝国主义分子所说的那样可怕。\毛泽东说:\原子弹是帝国主义分子用来吓唬人的纸老虎。\美国一些国防专家最悲观的估计也只是\会死几亿人,但大部分人和国家还会继续存在。\

⑧卡尔萨根的\核冬天\理论出现之后,引起极大的震动,\核战争\的代价已经从可以对付变成无法接受了。

⑨也许卡尔萨根的\核冬天\过于悲观了,但是\核战争\一旦发生。人类可能就丧失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我们最好还是相信\核冬天\而不是\纸老虎\的理论。

⑩卡尔萨根\核冬天\理论的一个逻辑延伸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监督核武器,无论它离我们远还是近,因为核武器事关我们这个物种的生存。〖23分〗

1.文段④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2分) 2.根据语境,说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天外来客\:\纸老虎\:

3.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是写序号。(2分)

4.阅读有关段落,用凝练的语言(每框不超过5个字,填写下面的图表。(6分) 灾变说: 核冬天:①②③

5.\核战争一旦发生,人类可能就丧失了改正错误的机会。\这句话的潜台词是:3 6.布尔加宁、毛泽东及美国专家对\核战争\爆发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不足在什么地方纵观全文,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3 7.有人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结合相关知识,举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参考答案

1、古诗文佳名填空及名言警句积累(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小桥流水人家。

(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匹夫有责。(7)团结就是力量(独木易折,众木难摧;人心齐,泰山移;…)(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A 3、A 4、十

5、王安石《登飞来峰》;苏东坡《赠刘景文》;孟浩然《宿建德江》… 6、DCBA 7、安徒生;陶渊明。

8、(1)绝句;梅(2)为有暗香来;疑是经冬雪未销(3)【甲】中梅的生长环境是墙角;【乙】中梅的生长环境是溪桥边。都非常偏僻而又荒凉、冷清。(或抓住\寒\字来答亦可)。(4)傲雪斗霜(凌寒开放);同意,诗借梅喻志,表达了自己孤寂傲世、坚韧刚强感情。

9、(1)更换这(2)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3)①被溅污新衣不责怪部下②击碎御赐玉顶不生气。(4)宰相肚里能撑船(5)喜欢,河南王有度量,有涵养。(谈到不喜欢,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三、现代文阅读:榕树,生命进行曲1、chàn xùn 2、喜欢陶醉迷恋惊讶3、略4、榕树的精神品格5、顽强而默默无闻沉稳而奋发进取 6、(1)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形象表现榕树沉稳的特点,突出其强大旺盛的生命力。(2)\撒\抛\两个动词,用得生动传神,表现了榕树顽强的生命力。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1.危言耸听2.天外飞来的陨石或彗星听起来可怕,其实并不可怕(答出\外强中干\等类似意思亦可给分)3.④4.①溅起粉尘(烟尘)②阻挡阳光③食物链崩溃5.核战一旦爆发,人类将会灭亡6.没考虑到核战争引发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评分:\灾难性后果\未答扣1分)7.答案举例:核技术用于核电站发电,可为人类造福;用于制造核武器,却给人类的未来蒙上了阴影。(评分:凡谈到一种科学技术或一种科技产品,能辨证地说出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可给分。)

一选择

读音 错字 选词语 语病 文学常识 二阅读 湖湘文化 三古文阅读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四个选择题

一、下面哪个意思解释正确( )

1、朝取一人焉,拔其尤(尤:优秀) 2、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缙绅:官职) 3、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縻:被束缚) 4、资二生以待老(资:资助) 。

三、下列带点词语中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深藏 东西 南面 诗歌

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不记得了 五翻译题 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 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