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教案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蜀道难 教案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c5b72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e

《蜀道难》教案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学习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学习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1、明字音

噫吁嚱(yī xū xī) 鱼凫(fú) 秦塞(sài) 石栈(zhàn) 猿猱(náo) 萦绕(yíng) 扪参(m?n shēn)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崖(pīng)

万壑(ha) 峥嵘(zhēng róng) 崔嵬(cuī w?i) 吮血(shǔn) 咨嗟(zī jiē)

第一节:词义解释 ①危:高。 ②于:比。 ③何:多么。 ④当:挡。

⑤钩连:沟通相连。

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⑦度:越过。

第二节:词义解释 ①但:只。 ②从:跟随。 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④去:离。 ⑤盈:满。 ⑥倚:靠,。 ⑦湍:急流。

⑧砯:拟声词。 第三节:词义解释 ①夫:人。 ②当:挡。 ③匪:同非。

④朝……,夕……:互文见义。

⑤虽:虽然。 ⑥长:深深。

2、识作者

李白,字,号,有“”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3、问题导学

(1)诗的线索:这首诗是按由古及今的思路,由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2)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课堂活动】

一、导入

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国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蜀道难》诵读感知风格之奇

(1)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有怎样的风格?

[明确] 雄浑、豪放

二、再读理清文脉

根据主旋律的变化,文章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开头—— 以手抚膺坐长叹 写蜀道之( 高 而难行) 问君西游何时还 —— 使人听此凋朱颜 写蜀道之( 险 而可畏) 剑阁峥嵘而崔嵬 ——结尾 写蜀道之( 战祸之烈 ) 三、研读文本

1、找出诗人入蜀路线(提示:找文中地点名词)

2、研读诗歌的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整一蜀道来历体侧面写高概叹(五丁开山故事、作用)括,高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虚实结合面的而蜀道高峻万仞深渊,急浪回旋描黄鹤不得过映衬夸张写难正侧面写高猿猱愁攀援点行青泥岭山路九曲,行旅艰难的不与秦塞通人烟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1、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2、开辟蜀道的艰难行人角度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小结】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有丰富的,还引用了,,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3、研读第二部分,叹( )之险。诗人怎么样表现蜀道的险峻的?(提示: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险峻?第二部分:叹自然环境险悲鸟号古木,看借景雄雌绕林间。 抒情子规啼夜月 听景物凄清二叹险而可畏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环境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烘托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山水险恶连峰去天不盈尺,看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听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运用夸张风光奇险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写蜀道的险而可畏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研读第三部分,蜀道如此险峻,为何远道之人还要来这里?

蜀道如此险峻,为何远道之人还要来这里? (第三部分:叹社会环境险)三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 叹蜀道险要所守 化为狼与豺杀人如麻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剑阁铭》........位置重要环境险恶从地形险要,社会现实环境险恶的角度写出居 留之难慨叹: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小结] 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险阻,猛兽如此的凶恶。 4、如果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 (雄奇可怖)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给我们营造的奇特的意境。 四、问题探究:

1、那么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

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 2、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

[明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3、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

[明确] 何时 不可 胡为 早

[活动] 分组朗诵

看来是极力劝友人不要去那么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 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

[明确]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

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

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明确] 言外之意两种解读

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PPT展示) [小结] 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PPT展示)

结束语:全体诵读,感受诗人的这幅心肠吧

五、延伸拓展

同样是写蜀道,我们看三秦民谣怎么写的: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PPT展示)

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手一拳那么近;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

【问题设计】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好不同之处?

结束语:全体诵读,感受诗人的这幅心肠吧

二、品读涵泳意境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