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1d73c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9d

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揭露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百姓的同情。 (2)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据此可作答。 答案:

(1)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突出了山之雄伟(群山攒立之状);“怒”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河水的奔腾澎湃之势。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7.【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准备拿到府里去打通关节,说个人情。诣:到。 ②句意为:狗才跑开。去:离开。 ③句意为:更加气愤。益:更加。 ④句意为:银子已丢了一半。亡:丢失。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用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进而推知其用法。 A.相同,代词;

B.不同,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C.不同,代词,它的/语气词,表感叹; D.不同,动词,把……当做/介词,因为。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9

①中重点词语有:辗转,翻来覆去。顿,忽然。念,想起。句意为:一夜翻来覆去,忽然想起狗的狂吠乱咬,一定是有原因的。

②中重点词语有:封金,那包银子。俨然,分明的样子。句意为:提起它的耳朵来看,发现那丢失的一半银子还完整地压在(黑狗的身下)。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文意,抓住关键语句来概括即可。

根据后文“金亡其半”“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可知,义犬发现主人的银子掉了,就想法设法阻止主人前行,提醒主人去寻找。

(5)本题考查对对子。根据短文内容和题干的提示来补全对联,注意对联的特点。 这篇文章主要写义犬忠于主人,沿途寻找主人丢失的银子,竟然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以身紧护主人的银两的故事,据此,根据提示,上联用“搜括囊蓄救父”补全,下联填“义犬”。 答案:

(1)①到 ②离开 ③更加 ④丢失;失掉 (2)A

(3)①整晚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忽然想到狗咬阻拦必有原因。

②提起它的耳朵一看,发现那丢失的一半银子还完整地压在(黑狗的身下)。 (4)“犬”发现主人丢失了银两,想方设法拦住主人,提醒主人回去寻找。 (5)搜括囊蓄救父 义犬 8.【解答】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④段“在英国,春季的开始时间比半个世纪前平均早了两个星期,而秋季则晚了一个星期”,第⑤段“与过去相比,夜晚气候变暖的速度比白天要快”,第⑥段“在气候不断变暖的地球上,高温热浪天气也来得越来越频繁和极端了”等句子概括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第③段画线句,列举了“北极格陵兰岛上的冰川融化正在改变地球上水的分布”的例子,还用了“1米多”这样的数字,可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全球气温已经上升1℃,已对地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特点。这句话中的“可能”表示估计,说明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没有科学依据,如果去掉,就过于肯定了。 答案:

(1)①春季提前到来,秋季则推迟;②夜晚气候变暖的速度比白天要快;③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2)举例子、列数字;准确有力地说明了“全球气温已经上升1℃,已对地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可能”一词表明“到2200年,一天的时间缩短0.12毫秒”只是一种推测,并不确定;

10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9.【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需细读文本,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分析即可。第①段论述的是怎样“遇见”,第②段论述的是读好书,第③段论述的是多读书,第④段论述的是善质疑。第⑤段论述的是读行合一。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第⑤段首先提出本段的论点: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接着列举葛剑雄教授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解开了巴人一度很强势之谜的事例;最后得出结论: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本段中葛剑雄教授说的话介绍了他的经历,结合他所说的话进行概括。首先先要明确人物是:葛剑雄教授;主要事例和结果是: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解开了巴人一度很强势之谜。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BD.正确;C.有误,原文并没有提到“对文中的观点要一一进行考证,大胆否定”,也没有表达这个意思。 故选:C。 答案:

(1)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②读书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③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④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

(2)葛剑雄教授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解开了巴人一度很强势之谜。 (3)C 10.【解答】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从选文中的人物及情节可判断,这个文段出自长篇小说《简?爱》,作者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此时在桑菲尔德的身份是家庭教师。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悲与爱在我内心所煽起的强烈情绪”,是指简?爱在桑菲尔德度过的快乐生活以及不得不离开的复杂情感。具体来说,“爱”的原因是“我爱它,因为我在这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深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可概括为:简?爱爱桑菲尔德,喜欢这里的生活,爱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悲”的原因是“在英格拉姆小姐的事情上,在一位高贵漂亮的女人﹣﹣你的新娘身上”“那我就非走不可了,你自己亲口说过的”,可概括为:简?爱误以为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真的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自己必须离开了,内心痛苦。

11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个文段的最后一段,集中体现了简?爱的性格特征。“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这三句话,表现了简?爱坚定捍卫尊严,自尊自爱,坦率真诚,勇于追求自由平等与人格独立的高贵形象。

(4)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概括。只要通读过《简?爱》全书,是不难回答的。选文中的“我和你”是指简?爱和罗切斯特,他们是在简?爱送信途中偶然相识的。当时,简?爱去送信,途中遇到罗切斯特连人带马滑倒,罗切斯特扭伤了脚,简?爱不知道他的身份并且帮助了他,两人由此相识。两人第一次的婚礼因为梅森先生指出罗切斯特早有妻室,就是一直被囚禁在庄园阁楼里的疯女人而被迫停止。 答案:

(1)夏洛蒂?勃朗特 家庭教师

(2)悲:简?爱误以为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真的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自己必须离开了,内心痛苦。

爱:简?爱爱桑菲尔德,喜欢这里的生活,爱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 (3)自尊自爱(坚定捍卫尊严),坦率真诚,勇于追求自由平等与人格独立。

(4)相识:简?爱去送信,途中遇到罗切斯特连人带马滑倒,罗切斯特扭伤了脚,当时简?爱不知道他的身份并且帮助了他。

第一次婚礼被迫停止的原因:梅森先生指出罗切斯特早有妻室,就是一直被囚禁在庄园阁楼里的疯女人。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11.【解答】

成长的钥匙

书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给人深思和启迪,今天,我攥着这把钥匙穿越古今,探访名人,渴望得到一丝启发。

打开书的大门,我看到了鲁迅,永远埋头在那一方昏暗的书桌前,奋笔疾书。你就是那位思想的医者,总是袭一身素雅的袍衣,平方额头上的沟壑是你饱经沧桑的见证,你曾满腔热血学一身精湛的医术行医救人。当你发觉国民的愚昧无知后,不禁愤懑地发出“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强大,也只能成为旁观的看客和材料”的感慨。于是你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用“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酷批判和讽刺社会中的黑暗,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胸怀去同情弱者,包容弱者。你就是那位先驱者,领导人们走出了一条“世上本没有的血路”的先驱者。《孔乙己》中,那个酸腐读书人的悲惨结局无疑是你对封建社会面貌和腐朽的科举制的尖锐讽刺;《阿Q正传》中,那个软弱无能却极好逞强的阿Q,便是你对“国民灵魂”地深刻揭示。用“书犹药也”诠释你的作品再合适不过,在你的书中总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