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武山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率选矿试验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提高武山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率选矿试验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352759be23482fb4da4cf4

方铅矿、次生铜矿物 黄铁矿、白铁矿、胶状黄铁2.75 矿、黄铜矿中银 闪锌矿中银 脉石及其他矿物中银 合 计 2.00 0.50 39.00 7.05 5.13 1.28 100.00 黄铁矿、白铁矿、胶黄铁矿、黄铜矿 闪锌矿 脉石矿物及铁的氧化物等

从表5和表6中可以看出,裸露金只占总金量的40.50%,尚有绝大部分的金存在于其它矿物中。银主要赋存于自然银、辉银矿、硫铋银矿、碲银矿、块硫铋银矿、块辉铅铋银矿、贺硫铋铜矿、锑黝铜矿、方铅矿和次生硫化铜矿物中,其占有率为86.54%。根据银的赋存状态和分配结果及其可浮性较好的特性,矿石中银在浮选过程中易于与铜矿物一起进入铜精矿中,会有较好的综合回收结果。

2

伴生金银回收工艺流程探索

回收金银普遍采用重选、浮选、混汞、氰化、焙烧–氧化以及选冶联合应用等方法[5]。但就总体来说,浮选法是从有色金属矿石中回收金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1 优先浮选

优先浮选试验采用1次粗选–3次精选闭路流程。优先浮选试验中,进行了新型调整剂筛选试验,确定采用组合抑制剂HT-1+HT-2。该种调整剂的特点是可以明显减少石灰用量,提高金银回收率。为了更好地与选厂生产实际结合,捕收剂采用现场生产中使用的MOS-2和MA-1,起泡剂为BK-208。闭路试验结果为βcu=25.20%,βAu=3.92g/t,βAg=360.64g/t;εcu=85.50%,εAu=28.77%,εAg=47.27%。 2.2 优先浮选粗精矿再磨

在确定一段粗选精矿磨细度为-74μm占94.73%的基础上,进行再磨闭路试验。试验原则流程与优先浮选相同。试验指标为βcu=27.76%,βAu=4.88g/t,βAg=388.14g/t; εcu=86.60%,εAu=33.77%,εAg=47.96%。

由2.1和2.2的闭路试验结果不难看出:采用粗精矿再磨流程,有利于提高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金、银回收率也有一定程度提高,但离预期试验指标相差甚远。 2.3 混合浮选再磨

为了进一步探索选矿工艺流程对提高金银回收率的影响,进行了混合浮选试验。混合浮选采用混合粗精矿再磨–1次分粗选–2次精选–1次分扫选–1次扫选闭路流程。试验结果为 βcu=18.41%,βAu=3.48g/t,βAg=317.87g/t;εcu=84.80%,εAu=44.57%,εAg=52.13%,

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偏低。主要原因:铜硫混合精矿分离效果不理想,有部分铜矿物进入了尾矿(硫精矿)中,其中铜含量为0.20%,占有率为7.37%,影响了选铜指标的提高。 2.4 分步优先浮选

武山铜矿原矿氧化率一般低于10%,属原生矿床。为了从原矿中尽早回收可浮性好目的矿物,减少金银在碱性环境沉积发生率,采用1次粗选–3次精选–1次扫精选–1次扫选–中矿再磨–1次粗选–2次精选–1次扫选工艺流程。试验结果为βcu=21.28%,βAu=3.64g/t,

βAg=194.56g/t;εcu=88.23%,εAu=34.42%,εAg=46.25%。分步优先浮选流程具有“多收早收”有价金属的特点,但对提高武山铜矿金银回收率效果不明显。从分离产品中回收的部分铜精矿品位不高,易贫化最终铜精矿品位,影响铜精矿品位提高。由于武山铜矿金银嵌布粒度细,金银与金属矿物及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复杂,一段磨矿产品-74μm占65%并没达到有用矿物单体解离要求,因此,易造成有价元素在尾矿中的损失。

3 讨论

有色金属矿中的伴生金、银矿物有其各自嵌布特性,矿物结晶粒度是确定磨矿细度的一个重要依据[6]。金、银矿物一般比铜、铅、锌矿物结晶粒度细小,为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金、银,采用较细磨矿细度往往更有效。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嵌布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中的金、银矿物不论其粒度大小,主要随载体矿物进入泡沫产品中,而赋存于脉石矿物中的金、银矿物必须在单体解离后才能得以回收。因此,选择合理的磨矿工艺和磨矿细度,对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提高一段磨矿细度对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可能性

在一段磨矿细度为-74μm占96%的前提下,采用1次粗选–3次精选–1次扫选闭路流程,获得试验指标如下:βcu=24.11%,βAu=4.25g/t,βAg=228.10g/t;εcu=91.97%,εAu=50.13%,εAg=55.60%。通过本次试验证实,提高武山铜矿的磨矿细度,一方面对伴生金银回收率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选矿指标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3.2 硫精矿和尾(铜尾)矿中损失金回收可能性[7]

为了回收损失于硫精矿和尾矿中的金,对硫精矿和尾矿进行了分粒级含金量查定,结果表明:在硫精矿中,粒度越细含金品位越高。以-33μm粒级金品位最高(2.545g/t),产率占29.23%,金占有率为51.46%。尾矿中各粒级含金品位,没有明显规律,在+74μm粒级中,产率为39.53%,金占有率为44.71%。-10μm粒级含金品位达1.6 g/t,产率15.65%,金占有率21.79%,要回收这部分的损失金,由金粒度及嵌布特性知,以氰化浸出最为合适。铜尾分级产品(-33μm粒级)氰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矿浆中氰化钠浓度为0.075%,浸出35小时条件下,可使金、银总回收率分别提高18.32%和3.77%。采用此方法综合回收金、银,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4

推荐工艺流程

综合以上选矿试验研究成果,确定试验研究方案采用1次粗选–1次精选–1次扫选–混合浮选–再磨–1次粗选–2次精选–2次扫选铜硫分离工艺流程。一段磨矿细度-200目为65%,二段磨矿细度-325目为96%,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选矿试验指标[8]。选矿工艺流程图见图1。试验结果为:βcu=22.40%,βS=44.01%,βAu=3.77g/t,βAg=256.61g/t;εcu=90.51%,εS=81.03%,εAu=44.63%,εAg=56.29%。与目前选矿生产指标相比:铜回收率提高4.01%,硫回收率提高21.03%,金回收率提高8.63%,银回收率提高0.29%。

原 矿

65%–200

粗 选

精 选 扫 选

96%–200

粗 选 尾 矿

精 一 扫 一

精 二 扫 二

铜精矿 硫精矿

图1

铜硫混合浮选–再磨–铜硫分选工艺流程

5 结论

(1) 武山铜矿矿石性质复杂,有用成份含量多,黄铜矿、黄铁矿是伴生金银主要载体矿物。金绝大部分呈微细状态(纳米级)存在于黄铜矿、黄铁矿和脉石矿物中,常规磨矿方法难以使试样中金矿物发生解离,银呈银矿物产出,分为自然银、辉银矿两种,粒度一般大于1um,主要赋存于铜矿物中。

(2) 物质组成和分选试验结果表明,要提高武山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率,应在工艺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细磨,使黄铁矿中所含金尽可能解离出来,以便金在铜精矿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富集。

(3) 新型调整剂(HT类)运用于武山铜矿铜硫分选工艺中,能有效降低石灰用量,促进铜、硫分离,实现铜、硫、金的综合回收。

(4) 采用铜硫混合浮选–再磨–铜硫分离流程,能够较好地解决武山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率偏低问题,对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吴庆荣,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伴生金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J],矿产综合利用,1990,6:47~52;

[2] 吴礼杰,铜铁矿物伴生金银综合回收的研究与实践[J],大冶科技,1990:24~27; [3] 江西铜业公司武山铜矿,江西省瑞昌市武山铜矿伴生金银补充勘探地质报告[R],1990年12月;

[4]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江西武山铜矿伴生金银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R],1990年11月; [5] 胡为柏,浮选[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4;

[6] 罗晓华,提高武山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率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D],2005年2月; [7]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武山铜矿北矿带矿矿石提高金银回收率研究[R],1986年3月; [8] 江西理工大学,提高武山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率研究报告[R],2003年9月;

浮选闭路试验怎样进行操作?,选矿设备,选铁设备,山川重工,试验的方法是按照开路试验确定的流程和条件,接连而重复地做几个试验,但每次所得的中间产品(精选尾矿、扫选精矿)仿照现场闭路连续生产过程,给到下一试验的相应作业中,直至试验达到平衡为止。如图75所示的一粗、一扫、一精闭路流程,相应的试验室闭路试验流程如图76所示。

闭路试验需要两台或更多的浮选机,至少要两人进行。在一般情况下,闭路试验要连续做5~6个试验。最好在试验过程中将精矿产品迅速烘干,以便判断是否已经达到平衡,如能进行产品的快速化验,那就更好了。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中间产品的产率一直增加,达不到平衡,则表明中矿在浮选过程中没有得到分选,将来生产时也只能机械地分配到精矿和尾矿中,从而使精矿质量降低,尾矿中金属损失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