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50d5ab700abb68a982fbaf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烛之武退秦师》

2.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 4.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 ——《烛之武退秦师》

6.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荆轲刺秦王》 7.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荆轲刺秦王》 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荆轲刺秦王》 9.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荆轲刺秦王》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刺秦王》 11.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荆轲刺秦王》 12.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荆轲刺秦王》 1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荆轲刺秦王》 14.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 ——《荆轲刺秦王》

15.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荆轲刺秦王》 16.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鸿门宴》 17.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 ——《鸿门宴》 18.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鸿门宴》 19.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鸿门宴》

2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鸿门宴》 21.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鸿门宴》 22.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鸿门宴》 23.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鸿门宴》 2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鸿门宴》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 ——《烛之武退秦师》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烛之武退秦师》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烛之武退秦师》

11.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烛之武退秦师》

1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荆轲刺秦王》

1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荆轲刺秦王》

1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荆轲刺秦王》

1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荆轲刺秦王》

16.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荆轲刺秦王》

17.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 ——《荆轲刺秦王》

1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荆轲刺秦王》

1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荆轲刺秦王》

2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荆轲刺秦王》

2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荆轲刺秦王》

2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或者谦称自己) ——《荆轲刺秦王》

2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荆轲刺秦王》

2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或力量) ——《荆轲刺秦王》

2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荆轲刺秦王》

2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荆轲刺秦王》

2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荆轲刺秦王》

2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