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孟凡荣 闫秋艳)课后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孟凡荣 闫秋艳)课后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75804d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3

-第一章

1.1 名词解释

数据库(DB) 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实体 实体集 属性 关键字

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

模式 外模式 内模式

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 物理数据独立性

一对一联系 一对多联系 多对多联系

数据库(DB):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相关联、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进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后的组成。或者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的结构化数据,方便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组成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个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它由一组计算机程序构成。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个体。

实体集:具有相同实体特性实体的集合。

属性:表示实体的特性。

关键字:能够唯一标识文件中的某一个记录的最小字段集。

数据模型:现实世界数据与信息的模拟和抽象。

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现实世界模型,主要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化结构。

关系模型: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也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数据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现实世界实体集及实体集间的联系。

模式: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对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

外模式: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是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逻辑数据独立性:表示一旦模式发生变化,无需改变外模式或应用程序的能力。

物理数据独立性:表示不会因为内模式发生改变而导致概念模式发生改变的能力。

一对一联系:设有两个实体集A、B,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有联系,反之亦然,则称A、B有一对一联系(1: 1联系)。

一对多联系:设有两个实体集A、B,若A中每个实体与B中任意个实体(包括零个)相联系,而B中每个实体至多和A中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和B是一对多联系(1:n联系)。

多对多联系:设有两个实体集A、B,若两个实体集A、B中的每一个实体都和另一个实体集中任意个实体(包括零个)有联系,则称A、B是多对多联系(m:n联系)。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数据库系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数据无冗余。

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构成了数据库系统。

⑶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⑷若干个属性集合就能描述一个对象。

⑸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具有完全独立性。

⑹ DBA主要职责是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⑺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

⑻数据操作语言是一个高级语言。

⑼非过程化语言比过程化语言好。

⑽模式是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

⑾三级模式结构是数据库唯一的一种分级模式结构。

⑿层次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都可用关系数据模型表示。

⒀关系模型不仅可以描述实体,还可以描述实体及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⒁关系数据模型与网状数据模型相比具有查询效率高的优点。

⒂网状数据模型可以直接表示M:N的联系。

⒃概念模型独立于硬件设备和DBMS。

⒄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物理独立性。

⒅实体是信息世界中的术语,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库术语为字段。

⒆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工作就是完成用户级数据库、概念级数据库和物理级数据库之间的映射。

⒇一个网状数据结构模型可以变换为一个等价的层次数据结构模型,这种变换以存储空间为代价。

1-5:×,×,√,×,×,

6-10:×,×,√,×,√,

11-15:×,√,√,×,×

16-20:√,×,×,√,√

1.3简答下列各题

⑴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管理技术也不断向前发展,至今,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