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c400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9

文言句式与词类活用

一、文言句式

课标《考试说明》规定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等。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判断句的类型 “??者,??也”句 “??者,??”句 “??,??也”句 无标志句 “为”字句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是”字句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被动句的类型 “于”字句:谓语+于 “见”字句:见+谓语 “受”字句:受+谓语 “为”字句:为+动词 “为??所”句 “被”字句 无标志句 (三)省略句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五种形式:

省略句的类型 省略主语 省略谓语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省略兼语

1 例 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刘备天下枭雄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例 句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而刘夙婴疾病 例 句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以相如功大,拜(其)为上卿 (四)变式句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总称为变式句,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掌握这些变式句的特点,有助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变式句的类型 具体情况 谓语在前,主语在后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用“之”或“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定语后置 中心词+之+定语 中心词+而+定语+者 中心语+数量定语 动词+以+宾 介词结构后置 动词+于+宾 形容词+于+宾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翻译非常有帮助。常见的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文:因此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译文:天刚亮时,在竹林里躲避哨兵,(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中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呢?

2

例 句 渺渺兮予怀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 求人可使报秦者 马之千里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申之以孝悌之义 能谤讥于市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如??何”,译为“把??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文: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译文: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译文:我总会有可以用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 译文: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译文: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译文: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

3

译文:民谚中说的“面颊与牙床骨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怎么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译文: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译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译文:与其坐着等死,哪里比得上奋起抵抗拯救我们的村庄? [即时小练] 一、宾语前置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2014·高考重庆卷)

译文:这是区区小事,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高考全国卷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首领当面谴责他们,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2015·高考湖南卷) 译文: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滏阳人焦通??(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2015·高考上海卷)

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将他带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5.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015·高考天津卷)

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定语后置

6.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2015·高考重庆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怎么能让清白的身体____________________?

8.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2014·高考湖南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三、被动句

9.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2014·高考四川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