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提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知识讲解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提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e2f735856a561253d36fa4

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与物体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没有关系,关键是物体相对于其接触的物体是否静止,像皮带传送机把货物运往高处,物体是运动的,但物体相对于皮带没有滑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实,生活中很多运动的物体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如一个人端着一杯水走路,杯子受到手的摩擦力;人走路时受地面的摩擦力;站在启动的火车上的人受到车厢底板的摩擦力;拔河比赛时人受绳子的摩擦力等都是静摩擦力。因此受静摩擦力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一谈到摩擦力,有人觉得摩擦力总是在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其实不然,原因是他把“阻碍物体的运动”和“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混淆了,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判断摩擦力方向时一定明确“相对”的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一定的夹角。 要点六、常见三种性质的力的比较 要点诠释: 产生条件 由于地球的吸引 大小 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 作用点 在物体的重心 联系 重力 总是竖直向下 G?mg 对弹簧:由弹性形变的大小决定弹簧的弹力 F?kx 静摩擦力由外力或运动状态确定。滑动摩擦力F??FN 弹力 物体之间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接触物体间相互挤压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在接触面上 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摩擦力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在接触面上 注意:压力与重力易混淆,误认为压力就是重力,或者知道压力和重力不是同一个力,但误认为二者总是等大,至少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与重力等大。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的,压力与重力等大的条件是物体要静止放在水平支撑面上(或与水平支撑面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不能受到在竖直方向有分力的其他力的作用。分清压力和重力十分重要,例如:滑动摩擦力公式中的FN是正压力,不是重力。又如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秤反映的是其产生的弹力大小,欲让弹簧秤能测出重力,物体必须静止竖直悬挂在弹簧秤下。

【典型例题】

类型一、对力、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

例1、质量为2 kg的物体被一根乡田绳悬吊在天花板下静止(g取9.8 N/㎏),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大小等于19.6 N

B.物体对绳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个力 C.剪断细绳后,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物体的各部分中,只有重心处受重力 【答案】A

第5页 共12页

【解析】由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知=2×9.8N=19.6 N,A选项正确;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同一个力不

能仅看大小、方向是否相同,还要看作用点、性质等因素。物体对绳的拉力,施力物体是该物体,受力物体是绳,作用点在绳上,属于弹力,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该物体,作用点在物体上,它们不是同一个力,B选项不正确;剪断细绳后,物体仍受重力作用,C选项不正确;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从“效果”上看跟重力作用在重心一样,D选项错。

【总结升华】理解重力的关键:(1)方向竖直向下。(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但随高度和纬度的不同而不同。(3)拉力或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举一反三

【变式】关于物体重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集中于一点,该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即是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该物体上

D.物体的形状不变,当它被举高或倾斜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不变 【答案】ACD

类型二、弹力的产生及方向

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试分析下列两种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方向: (1)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2)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

【解析】

(1)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杆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 (2)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假设小球所受杆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sin??ma,Fcos??mg

两式相除得tan??a。 g【总结升华】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与球的运动状态有关,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这与轻绳所产生的弹力方向是有区别的。 举一反三

第6页 共12页

【变式1】如图所示,各图中A是否受弹力作用?若有,指明弹力方向,并作弹力的示意图.(图中各物体静止,①、②、③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

【答案】

【变式2】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Qa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Qb、Q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18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FN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FNb、FNc,则( )

图18

A. C. 【答案】A

【解析】本题的干扰因素是三个球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a在球心、b在球心之上、c在球心之下)。但是三个球的质量和直径都相等,重力方向均竖直向下,而且支点的支持力方向也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支持力大小也必然相同,所以选项A正确。 类型三、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例3、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第7页 共12页

B. D.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答案】B、D

【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B的加速度也等于重力加速度,因此A对B没有作用力,同理,B对A也没有作用力,故选项A错,D对;若考虑空气阻力,则上升过程中,A、B整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则B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A对B有向下的压力,选项B对;在下降过程中,A、B整体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则B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故A对B有向上的压力,根据力的相互性,B对A有向下的压力,故选项C错.应选B、D.

【总结升华】本题易误选A、C.原因是没有正确判断物体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从而导致不能正确判断A、B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球,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平衡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有( )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答案】A

【解析】假设绳没有拉力,则小球不会平衡,所以小球受绳的拉力;假设斜面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不会平衡,故斜面对小球无弹力.

类型四、弹簧弹力的分析

例4、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A.F2?F1l2?l1B.F2?F1l2?l1C.F2?F1l2?l1D.F2?F1

l2?l1【答案】C

第8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