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fc9c10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f

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反应时pH大于7,随后pH逐渐减小,故该实验时将盐

酸滴加到氢氧化钠的过程;

②由图象可知A点溶液pH大于7呈碱性,所以此时氢氧化钠过量,同时由于两者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两种溶质; ③设:盐酸溶液含HCl的质量是x HCl+NaOH=NaCl+H2O 36.5 58.5 x 11.7g

x=7.3g

故盐酸溶液的质量是

=146g

故答案为:①稀盐酸;②NaOH和NaCl;③参加反应的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146克. 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以及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简答题(共20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4.(5分)(2013?松江区二模)下列各图是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标号a的仪器名称: 锥形瓶 .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 A 装置(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

③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无其它明显现象.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合理的是 Ⅰ和Ⅲ (填序号).

Ⅰ.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稀盐酸 Ⅱ.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无色酚酞 Ⅲ.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氯化钡溶液

④C装置 不具有 (填“具有”或“不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13

分析:①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

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③可以通过证明碳酸钠的存在从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④根据启普发生器的特点分析: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解答:解:①a是锥形瓶;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O2,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

应选用上图中的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③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碳酸钠,Ⅰ、若加入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若滴加酚酞试液,因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都会观察到酚酞变成红色,所以无法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Ⅲ、若滴加氯化钡溶液,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若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④该装置的特点不能利用气压使液体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所以不可以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若大理石放在右边就可以了,C中的导气管被关闭后,生成的气体能将盐酸压向左则,从而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不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 故答案为:①锥形瓶;②A;2KClO3

2KCl+3O2↑;③Ⅰ和Ⅲ;④不具有.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选择及物质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启普发生器的原

理,属于实验设计题.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25.(5分)(2013?松江区二模)某溶液中含有KCl、K2SO4、K2CO3三种物质,为了验证这三种物质,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①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呈 紫色 .

②取样,加入过量的酸(写化学式) HNO3 ,目的是验证碳酸钾并将其除去;再加入 Ba(NO3)2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NO3)2+K2SO4=BaSO4↓+2KNO3 ;过滤,最后向滤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钾离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检验碳酸根离子使用酸,检验

硫酸根离子使用钡离子,检验氯离子使用银离子,所加入的试剂不能影响下一种离子的检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1)钾离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填:紫色;

(2)要检验碳酸钾的存在并将其除去,应该加入酸,但是加入的试剂不能对其他物质的检验造成干扰,故使用硝酸;要检验硫酸钾,需使用含钡离子的物质,可以使用硝酸钡;硝酸钡能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要检验氯化钾,可以使用硝酸银溶液,故填:HNO3,Ba(NO3)2,Ba(NO3)2+K2SO4=BaSO4↓+2KNO3,AgNO3.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

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14

26.(5分)(2013?松江区二模)下图是某实验中各物质间的变化关系:

请回答:

①写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 . ②气体C的化学式是 H2 ,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SO4 . ③固体B和固体E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Cu(或铜) ,固体B中该物质的质量 < (填“<”或“>”或“=”)固体E中该物质的质量.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因此A中有硫酸铜和硫酸两种溶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固体B中有铁和铜;铁和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C是氢气,D中一定有硫酸亚铁,E是铜. 解答:解: (1)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的反应物是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铜和水,所以方

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固体B中有铁和铜;铁和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C是氢气,由于铁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亚铁; (3)由第(2)题分析可知固体B中有铁和铜,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固体纯净物E是铜,所以固体B和固体E中都含有的物质是Cu(或铜);其中E中的铜包括B中的铜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所以B中铜的质量小于E中铜的质量;

故答案为:FeSO4

故答案为:①CuO+H2SO4═CuSO4+H2O;②H2;FeSO4 (或硫酸亚铁);③Cu(或铜);<.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属于流程图型推断题,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中

考的一个重点.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如气体、沉淀等实验现象,还要记忆物质的溶解性口诀,然后分析判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此类题型还经常以表格型、文字描述型等形式出现,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7.(5分)(2013?松江区二模)固体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

15

水.

某同学设计了上述实验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Ⅰ 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Ⅱ.装置E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Ⅲ.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③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的装置是 D (填字母),理由是 水蒸气对一氧化碳的检验没有干扰 .

④写出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2O4

CO2↑+CO↑+H2O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①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必须先进行验证,因为二氧化碳也能够和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②根据题中所给的图及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③由于水蒸气不能干扰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现象,所以无需除去水蒸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④根据实验现象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写出化学反应式即可.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必须先进行验证,因为二氧化碳也能

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若观察到A装置的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也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在经过A装置和B装置后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所以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③由于水蒸气不能干扰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现象,所以无需除去水蒸气,即D装置时多余的装置;

④根据上述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可以知道,草酸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CO2↑+CO↑+H2O.

故答案为:①A;

②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③D;水蒸气对一氧化碳的检验没有干扰; ④H2C2O4

CO2↑+CO↑+H2O.

16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检验、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比较多,综

合性比较强.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