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2018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江西南昌市2018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13ef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0

17.下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a、b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 B.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不变

C.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会发生从a到b的变化

D.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 18.右图Ⅰ、Ⅱ是某雌雄异体的高等动物体内两细胞分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生物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条 B.图I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图Ⅱ细胞的两倍 C.图I中3和7属于性染色体,图Ⅱ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若图Ⅱ细胞的①中有基因B,则图I中的5号染色体含有基因B或b

19.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 5 -

20. 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此过程( )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21.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其他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 DNA 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 22.生物的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现象是( )

A.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DNA含量变化 23.下列对甲、乙、丙三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甲细胞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随后细胞中可能会出现核膜、核仁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此时细胞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细胞此时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若图丙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此时可能出现四分体

33

24.用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3

B.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H标记

3

C.通过检测DNA链上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25.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 6 -

D.图4中b可对应图1及其图1所示的后一时期

二、非选题(共50分)

26.(9分)下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细菌、病毒失去毒性,甲蛋白是________,是________细胞产生的。

(3)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______,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功能,若该细胞为癌细胞,丙的变化是________。

(5)丁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丁四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结果如下图(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8?10h,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实验中有2h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是______________h,实验12h,此时绿藻干重与实验前比较___________。

(3)图示实验过程中4?6 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 7 -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________,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__。

(3)图丙中限制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________(填“上移”“下移”“不动”或“无法确定”)。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 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 mg。

(6)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分)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一所示。其中视野最亮的是_____________。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