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2019-2020学年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精校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届2019-2020学年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精校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5ad23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2a

........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

信息窗——动物趣闻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借助蜂鸟、袋鼠、小狗、蓝鲸这4种动

物的质量信息,引出克、千克、吨3个质量单位。

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建立克、千克、吨的认识;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动物质量方面的资料,说一说动物质量方面的趣闻。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材提供的几种动物的信息,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合作探索”中共有3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部分标示的问题是对质量单位“克”的认识,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对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举例部分是加深对千克的感受,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1吨有多重”是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l克有多重?”教材先呈现一个孩子说“1片口香糖重3克。我想1克很轻。”接着小博士介绍“克”的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天平及砝码,紧接着呈现两个孩子用天平称硬币和花生仁后再掂一掂的场景,最后进一-步认识了生活中常见

........

........

的称量工具。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通过称、掂等活动建立对1克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信息窗提供的“蜂鸟的质量”这一信息的提示,明确“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然后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对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出小博士的话,介绍质量单位“克”及用字母表示方法。接着引出可以用天平来称质量较轻的物品,介绍天平及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用天平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1粒饱满的花生米大约重1克,并用手掂一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1克有多重。

........

........

对于生活中常见称量工具的认识,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称量物品的工具及使用方法,例如:盘秤、弹簧秤、电子秤、磅秤等。知道哪种秤是称很轻的东西的,哪种秤是称一般物品的,哪种秤是称很重的物品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其他种类的秤,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掂一掂课前收集的一些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是课本中呈现的花生米、硬币、黄豆等物品,也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糖块、巧克力、比较小的水果等,估计大约有多重,并用适当的称量工具去验证,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体验1克、50克、100克、500克等有多重,为学生今后估计其他常见物品的质量积累经验。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1千克有多重?”教材先呈现两个孩子从生活中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再由小博士介绍1千克的相关知识,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然后是两个孩子交流掂1千克物品后的感受,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下面这些物品有多重吗?”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称量工具中读出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的活动,感知1千克的轻重,再通过在不同称量工具中读出不同物体的质量,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

........

........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简单交流一下对千克的认识,说一说生活中重1千克的物品,如1袋洗衣粉重1千克、2袋盐重1千克等,充分感知千克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个质量单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介绍1千克=1000克,教学用字母表示千克的方法。然后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各种称一称,掂一掂的操作活动,如为学生提供塑料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装上1千克的水、沙子、粮食、面粉等,用手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加深对千克的体验,积累活动经验。在对千克有了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称一称、认一认下面这些物品的质量:一棵白菜重2千克;一把香蕉重3千克;一个小女孩的体重是25千克。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千克的认识。

第三个红点,先通过小博士的话介绍计量单位“吨”,接着借助“1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大米重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这一实例,让学生通过感知和推算,充分体验吨的大小,及吨与千克的关系,从而得出:1吨=1000千克;然后通过“1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4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00千克,40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吨”这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吨”的概念。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吨”比较抽象,可直接揭示,然后再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帮助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