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高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高版)(家教、补习、复习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9764a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1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等腰三角形(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 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计算和作图.

3.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证明过程. 通过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初步了解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理解反证法并能用反证法推理证明简单几何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1.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作法

已知线段a,b(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AB=AC=b,BC=a.

作法:1.作线段BC=a;

2.分别以B,C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

相交于点A;

3.连接AB,AC.

△ABC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4.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个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要点诠释:(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180°-2∠B,∠B=∠C=

180???A . 2(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

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中重要线段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要点诠释:这条性质,还可以推广到以下结论: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两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的交点到两腰的距

离相等,到底边两端上的距离相等.

(4)等腰三角形顶点到两腰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距离相等.

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简单的说成: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要点诠释:(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和角关系.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 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四、反证法

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逐步推导论证,最后推出与学过的概念、基本事实,以证明的定理、性质或题设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要点诠释:反证法也称归谬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一般适用于直接证明有困难的命题.一般证明步骤如下:

(1) 假定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 从这个假设和其他已知条件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学过的概念、基本事实,以证明的定理、性质或题设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3)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说明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 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 【答案】D;

【解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然而题目没说是什么三角形,所以分类讨论,画出图形再作答.

(1)顶角为锐角如图①,按题意顶角的度数为60°;

(2)顶角为直角,一腰上的高是另一腰,夹角为0°不符合题意; (3)顶角为钝角如图②,则顶角度数为120°,故此题应选D.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的三种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了顶角为120°这种情况,把三角形简单的认为是锐角三角形.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求其余各边. 【答案】

解:(1)3为腰长时,则另一腰长也为3,底边长=13-3-3=7; (2)3为底边长时,则两个腰长的和=13-3=10,则一腰长?

1?10?5. 2 这样得两组:①3,3,7 ②5,5,3.

而由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3+3<7,故不能组成三角形,应

舍去.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其余各边长为5,5.

【变式2】在△ABC中,∠A=40°,当∠B= 时,△ABC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40°、70°或100°

提示:分为两种情况:(1)当∠A是底角,①AB=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4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②AC=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40°;(2)当∠A是顶角时,AB=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

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题

2、如图,请将下列两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思路点拨】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左图△ABC中的边BC上取一点D,使BD=AD即可;

在右图△ABC中的边AC上取一点D,使BD=CD即可. 【答案与解析】 解:如图(1)所示:在BC上取一点D,使∠ADB=110°,∠ADC=70°,∠BAD=35°,∠CAD=40°,

如图(2)所示:在AC上取一点D,使∠ABD=32°,∠CBD=16°,∠ADB=32°,

∠BDC=148°.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应先确定等腰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再根据度数画出图形. 举一反三: 【变式】(2015?温州模拟)如图,有甲,乙两个三角形,请你用一条直线把每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每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