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附2 海水性质与运动学案 必修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课标版)2020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附2 海水性质与运动学案 必修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9c1cd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c2

2019年

附2 海水性质与运动

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密度的主要因素。(重点)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重难点)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海水性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重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海水温度 1.影响因素

?热量收入——太阳辐射(1)主要因素:海水??

热量的收支情况??热量支出——海水蒸发

(2)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分布规律

(1)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2)水平分布规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时间分布规律: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水温。 3.海水温度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②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③有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④人类的渔业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海域比较明显。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二、海水盐度

1.含义: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世界大洋平均盐度是3.5%。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影响海水养殖。

(4)随科技发展,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特别提醒] (1)海水的运动通过影响海水温度的变化而影响盐度变化,暖流使水温升高,盐度变高,寒流

2019年 则使盐度变低。 (2)高纬度地区的结、融冰量的大小,也会影响海水盐度,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三、海水密度 1.含义: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特殊分布:有时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自主诊断]

1.某海域水温高主要受太阳辐射较多的影响。( ) 2.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大。( )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

4.低纬地区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因而盐度较高。( ) 5.一般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 )

6.海洋中的“海中断崖”现象的出现对潜艇航行危害较大。( )

【提示】 1.× 海水水温高低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太阳辐射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2.× 在垂直方向上,1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变化幅度则较小。 3.√ 海水水温对全球的热量传输与交换有明显调节作用。

4.× 海水盐度的高低往往受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状况的影响,蒸发量大的地区,如果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偏低。

5.√ 河流入海口因有大量河水径流汇入,使其盐度较低。

6.√ 存在“海中断崖”的地方往往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影响潜艇的安全航行。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因此,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其中,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热量支出主要指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世界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但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热量收支不平衡。图1是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图2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

2019年

【思考交流】

1.图1中显示出的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提示】 海洋表层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图2中显示出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提示】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变化不大,并保持低温状态。 3.结合图1,判断图2中三个观测站纬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提示】 三个观测站中,③站的纬度最高,①站的纬度最低。因为表层水温随纬度增高而递减。 [归纳总结]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温度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热量平衡即收入与支出平衡。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除此之外,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原因

随时间变化 沿南北方向 随时空变化 沿垂直方向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表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变化不大 沿东西方向 变化规律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原因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偏低 同一纬度,暖流水温高于寒流 太阳辐射能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少

2019年

3.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海洋对气温有很大的调节功能,当太阳辐射强的时候,海洋能吸收大部分辐射热,并通过海水内部的热量交换,将大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太阳辐射减弱的时候,海洋又能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所以,海洋与陆地相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陆地则是冬冷夏热。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约大一倍,海洋面积则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夏季比南半球热,冬季比南半球冷。北半球夏季平均温度22.4℃,南半球只有17.1℃,北半球冬季平均温度8.1℃,南半球却有9.7℃。

1.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海洋水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转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首先应判断左图中的半球位置和季节。从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水温由南向北递减,可判断为北半球;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是冬季(因北半球1月份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其次根据右图表层水温可判断符合左图中的A点。再次,1 000米以上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 000米以下保持低温。

【答案】 (1)北 冬 (2)A (3)递减 保持低温

海水的盐度 远处是浩瀚的大海,近处是广阔的滩涂,被分割成多个四四方方的区域,四周盐嵩草茂密,乍看之下黑黝黝的,宛如一块块淤泥地,实则却是盐民取之不竭的盐仓。这里可见一望无垠的银白色盐海,渠道纵横有序,盐田银光闪闪,景象十分美丽。6至9月是太阳光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候,同样也是晒盐的黄金季节。当下晒盐场面虽未像当时那般热火朝天,但阳光明媚的早晨还是能看见几个盐农的身影。此时的盐场也已不像夏季时的闷热潮湿,风景甚好,凉爽的微风中弥漫着淡淡的咸味。

【思考交流】

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海盐多数都是盐场晒制出来的,这说明了影响海水盐度的什么因素? 【提示】 海盐的晒制是依靠太阳的照射,促使海水蒸发,盐分结晶而得到的,说明了蒸发量的大小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