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d42f24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d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C 】

A、马克思的亚当.斯密 B、马克思和戴维.李嘉图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4、马克思主义是【 A 】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D 】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8、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

A.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B.建立公平分配的社会 C.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 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2、下例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BCD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的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下例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BCD 】

A、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5、下例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 ABC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4.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C 】

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5.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形态是【 B 】 A、自然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

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行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的德国唯物主义 D、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化学的唯物主义、生物学的唯物主义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 】

A、不可逆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伸张性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 】

A、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

B、主观的精神活动

C、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 D、个人的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17、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B 】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 19、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是【 A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D、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2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性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D 】 A、事物的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

A新事物的生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23、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 B 】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 C、有限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24、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对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的理论依据是【 D 】

A、矛盾的统一性的斗争性辩论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论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论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论关系的原理 2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C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2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C 】

A、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向 3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B 】

A、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势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

A、事物的变化是否速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二、多项选择题

4.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BCD 】

A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C近代的行而上学唯物主义 D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下列各项属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的有【 AD 】 A客观唯心主义 B近代的唯心主义 C现代的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运动的含义的有【 BCD 】

A运动是新事物的生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 D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认真看书学习 B物质生产实践【 BCD 】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科学实验活动 18.下列命题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ABCD 】

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的发展变化 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D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2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的有【 ABC 】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D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28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BCD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3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ABC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彻底的、完全的否定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的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得来的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B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认识的本质是【 A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8.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B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1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D 】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C真理来源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2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D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2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D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知道实践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 B 】 A客观的物质性生活 B主观见之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2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D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的定是非 27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C 】

A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B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真理的既是正确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30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 B 】

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 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 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ABCD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有【 ABC 】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方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

14.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ABCD 】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BD 】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1.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 ABC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