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文件学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教育部文件学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eba10b52ea551810a687fe

内部资料 妥善保存

教 育 部 文 件

学 习 资 料

山西师范大学 教务处编制 2004年3月

教育部重要文件

目 录

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1996年)??????????3页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7年)????????10页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 ????????????12页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 ????????????????..15页 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999年)?????????? ??24页 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规划(2000年)???????????????? ??29页 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2000年)???? ??39页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0年)?????????????? ???41页 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2001年)???? ??43页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48页 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2001年)?..52页 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003年)...54页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 ??????????????? 56页

2

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一、“八五”计划执行情况

“八五”期间,特别是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199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达到1.32亿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按不同地区学制和儿童入学起始年龄计算,下同)达到98.5%,女性 和男性、农村和城市、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的差距逐年缩小。全国初级中学(包括职业初中)在校生达到4727.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78.4%,比199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合格率分别达到97.6%和74.9%,比1990年各提高23.7和18.0个百分点,校舍危房率分别下降到1.8和1.7%。

(二)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过分单一的状况明显改善

1995年,全国各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指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在校生达到939.3万人,比1990年增长55.3%,年递增率9.2%。普通高中在校生713.2万人,比1990年减少4.1万人。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从1990年的45.7%提高到56.8%,提高11.1个百分点。 (三)高等本、专科教育有较大发展,办学效益有所提高

1995年,全国有高等学校2210所(其中,普通高校1054所,成人高校1156所),在校本专科学达到547.7万人,比1990年增长46.9%,年递增率8.0%。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达到457人,18-21岁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6.5%。从1990年到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从1919人增加到2759人,生师比从5.2:1提高到7.3:1(把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和夜大、函授生等其他学生按国家规定的当量折合为本专科,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从6.6:1提高到8.9:1)。

(四)科技工作比重加大,研究生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

“八五”期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进一步发展,科研经费有较大增加,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批科技成果受到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不少成果向社会转移后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八五”期间国家继续投资,在高等学校建成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8个专业实验室,对若干所学校进行了重点建设,一 批较先进的科研和教育基地正在形成。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学位制度进一步完善。到1995年,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校分别达到219所和471所,学科点分别达到2000个和7400个。在校研究生总数达到14.5万人,比1990年增长55.7%,年递增率9.3%。 (五)扫盲工作、岗位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八五”期间,全国每年扫除文盲保持在400万人以上,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9.3%下降到7%以下。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有较大发展,约1.4亿人次职工参加了各种类型职业技术培训,3亿人次农民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形式的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六)教育体制改革取提明显进展

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完善,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加快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农村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开展,高等教育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应用)相结合等,进一步密切了教育和经济,科技和关系。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已有一批高等学校实行部门与地方共建共管或以多种形式实行联合办学,长期存在的条块

3

分割,自我封闭、服务面向单一的状况有所改变。合作办学、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发展,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开始形成。高等学校、中等及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正在形成。学校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活力和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有所增强。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加台宏观调控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但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校大差距,与我国社全、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国民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比重较高且绝对数大,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基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机制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高等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不合理,专业划分过细、重复设置,办学效益有待提高。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住房困难,不能专心治教、施教,影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今后十五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今后十五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发展与未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一)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今后十五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大量专门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在“九五”以至到2010年以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从“三个面向”出发,使教育事业适应未来需要

教育是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事业,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要从“三个面向”出发,确定教育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使教育的体系结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要从三个面向出发,深入改革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步伐

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高集约型转变的情况下,只有深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才能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社会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加快教育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教育包的过多、统的过死等弊端,提出了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投资体制、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等进行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要把贯彻落实《纲要》,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产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体制,作为今后教育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摆在突出位置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数量和质量、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坚持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针。没有规模速度不行,没有质量效益也不行;规模扩大地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也是发展。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重数量而忽视质量、重速度而忽视效益的倾向,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教育发展方式从重视规模速度向着力提高质量效益转变。要据此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速度,通过计划和市场调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