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同步练习第四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高一化学同步练习第四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02d5f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8

阳离子核

其他

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

焰色试

材料的主

呈黄色

(1)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 ;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

(2)2Na+2H2O

2NaOH+H2↑

(3)Cl C (4)0.099 nm 0.143 nm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X为H、Y为Si、Z为Na、M为O、R为Cl、Q为Al。

(1)35Cl和37Cl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 (2)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H2↑。

(3)Si和Cl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Cl>Si;物质的状态不能作为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而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Si和Cl形成的化合物中Si呈正价,则Cl呈负价,说明Cl的得电子能力强于Si的,其非金属性也强于Si的。

(4)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除外),故Si的原子半径应介于Al和Cl的原子半径之间。

贴近生活·拓展创新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F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D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E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D与F形成的化合物DF是常用的调味品。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A 、B 、C 、D 。 (2)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3)F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4)A、B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名称是 。

(5)C、D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能说明E的非金属性比F的非金属性 (填“强”或“弱”)的事实是 (举一例)。

答案(1)氢 碳 氧 钠

(2)第三周期第ⅥA族

???

(3) +17288

???

(4)甲烷

(5)2Na2O2+2H2O4NaOH+O2↑

(6)弱 氯气能从硫化钠溶液中置换出硫(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根据“A的原子半径最小”知A为氢,根据“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知C为氧,B为第二周期

??

元素,原子结构为 +624,所以B为碳,根据“D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知D为钠,Na在

??

O2中燃烧生成的Na2O2为淡黄色,所以E为硫,根据“D与F形成的化合物DF是常用的调味品”知DF

为NaCl,则F为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