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与交通体系的衔接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城市轨道交通与交通体系的衔接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48694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f

机动车分道。步行与轨道交通的衔接规划,要考虑为乘客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步行环境,提供足够的换乘通道和必要的辅助设施,避免步行通道拥挤,减少乘客的体力消耗。行人过街设施包括行人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在道路上规定的行人过街步道,人行步道系统一般考虑以不穿越城市主干道为原则,减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交叉,保证行人换乘的安全性、畅通性。合理地引导设施,降低行人的拥挤程度,提高行人步行换乘的舒适度。人行步道除满足客流的集结和疏散,还要设置良好导向标志、过街横道线等标识系统。

目前所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基本上都是以步行为主,所以合理安排好步行区域将会成为排堵保畅的重要手段。在换乘枢纽站内要包含站台、人行道、楼梯、自动扶梯等,站台的基本形式有岛式和侧式站台,两条线路同向换乘,可合在同一个侧式站台上,也可合在同一岛式站台的两侧,用步行或电动的梯道相连,但必须重视梯道上的换乘客流的远期流量与梯道的通行能力相符合,否则一旦梯道堵塞,会造成站台上交通秩序混乱,影响列车运行,这种情况在国内外也时有发生。因此,轨道交通换乘设施和空间的通过能力要满足远期客流量的需要。 4.2 与自行车衔接方式

在我国,自行车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交通工具,据不安全统计,全国每天至少有3.8亿人骑自行车,在当代它亦然成为了最环保,最合理的交通工具,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实行“鼓励近距离出行”的原则,在城市中心区采取对自行车交通“要有利于向公共交通转化”的政策,即在骑自行车出门时能再不超过5公里的地方换乘到轨道交通。在此原则和政策的前提下,

5

自行车与轨道交通衔接的主要思路是:侧重在城市边缘区和城市中心区生活性道路附近的轨道交通站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形成“B+R”系统,为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提供停放方便,延伸地铁站的辐射范围。

按照轨道交通站点的交通功能等级体系,结合周边的用地功能和交通功能,建议不同区域和功能分级站点配建自行车停车换乘设施,自行车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布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在地铁站出入口附近路侧旁设置停车场,这类是中国目前最普遍的布局方式。此类型主要设置在城市中心区的一般换乘站附近,地铁站周边土地利用开发已成熟,用地较紧张,主要利用地铁站出入口附近的边角用地设置临时自行车停车场和停车带,但停车不得影响行人交通(见图4.1)。

图 4.1 自行车场与地铁站位置图

(2) 在高架桥下设置停车场

此类型适合高架轨道线地铁站与自行车的衔接,直接利用高架桥下面的空间配置自行车停车场,此类型最节省用地。

(3) 在地铁站厅同层设置停车库

6

结合地铁站大厅的布局,直接在地铁站大厅同一层设置地下停车库,同时地铁站出入口宜设计有带坡度的台阶,方便自行车出入。此类型“立体化”最强,换乘距离最短,换乘最方便,自行车管理也方便,但造价较高,并要求停车库需与地铁站同步设计和同步建设。

图 4.2 日本在地铁横提站结合地铁站厅设置换乘的自行车停车库

(4) 在交通广场设置停车场

对于换乘客流较大和换乘方式复杂的轨道交通枢纽站,宜设置布设有公交车、小客车、出租车和自行车等多种换乘设施的交通广场,自行车停车场应靠近地铁站的出入口布置,并且尽量避免与机动车衔接设施混合布设,减少自行车流线与机动车流线交织。

7

图 4.3 大学城的自行车停车场

4.3 与公共汽车衔接方式

我国现阶段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主要由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公共汽车)构成。如果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比作城市的大动脉,常规公交就是遍布城市的血管,两者通过客运一体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一种是平行衔接,这种换乘方式以公共汽车车直接在路边停靠,利用地下通道与轨道交通车站相联系,这样就可以确保两个方向的换成条件都很好,且步行距离也较短。(图4.4)

图 4.4 公交平行衔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