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9eb1c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f3

【详解】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3%。

2+x+(-2)×3=6,(2)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在Na2FeO4中,设铁的化合价为x,(+1)×解得x=+6,表示为:NaFeO;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是④蒸馏。

248H2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反应Y是化合反应,为氧化钙和过氧化氢、水反应生成CaO2·CaO+H2O2+7H2O=CaO2·8H2O。

+614.(1)

(2)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每两个氢原子构成(结合成或组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碳原子聚集(构或结合成或组合成)成单质碳 【解析】

试题分析:(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故补充的图形见上图

(2) 从微观角度来看,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A是化合物,原因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每两个氢原子构成(结合成或组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碳原子聚集(构或结合成或组合成)成单质碳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变化的实质

15.(1)C (2) G (3) B (4)E (5) F (6) H 【解析】

试题分析:(1)硝酸钾的化学式:KNO3,含两种营养元素N、K,可用作复合肥料,故选C (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G (3)可制作保险丝是武德合金,选B

(4)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选E (5)可用作配制波尔多液熟石灰,选F

(6)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选H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6.DCa(OH)2+CO2═CaCO3↓+H2OCaCl2不饱和吸水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氯化氢(HCl)的挥发量(其它合理叙述也给分) 【解析】 【分析】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详解】

(1)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D,水蒸发是液面以上的单位体积的水分子个数小于液面以下单位体积的水分子个数。

(2)当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接触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3)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但是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安全,浓的氯化钙溶液也能吸收水分,可以做干燥剂,因此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氯化钙。

(4)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1g ,因此10g水中应该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10g?此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浓硫酸敞口久置后质量变大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6)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氯化氢(HCl)的挥发量,故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点睛】

36.1g=3.61g,因100g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100%

溶解度+100g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分液漏斗 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水→碳酸 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分析】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详解】

(1)仪器E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试剂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

(2)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碳酸。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烧杯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灭,上

层蜡烛后灭。 【点睛】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18.AC 剧烈的氧化(反应)缓慢的氧化(反应) HNO3 P2O5+3H2O==2H3PO4 【解析】 【分析】

铁生锈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五氧化二磷和大会反应生成磷酸。 【详解】

(1) 铁生锈生成氧化铁,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发生氧化反应的一组是AC,在这一组实验中,根据反应的速率又将氧化反应分为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的氧化(反应)。 (2)一些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实验B:CO2+H2O=H2CO3,所以

SO2对应的酸是H2SO3,硫元素化合价不变;这里的对应是指某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而N2O5对应的酸是

HNO3。由此,在实验C中,磷燃烧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P2O5+3H2O=2H3PO4。

【点睛】

氧化反应分为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的氧化(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 23.3g 9.8%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g+100g-176.7g=23.3g。(2)解∶设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H2SO4+BaCl2=BaSO4↓+2HCl 98 233 100g×x 23.3g

, x=9.8%。

答∶(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3.3g。(2)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点睛∶∶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河北省廊坊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拉瓦锡 D.牛顿

2.分类学习是我们认识物质了解世界很好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单质:金刚石、石墨和臭氧 C.盐:纯碱、苏打和硝酸钡

B.氧化物:干冰、冰水混合物和氧化镁 D.分子构成:氧气、铁粉和氯化钠

3.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

高温2Fe+ 3CO2 置换反应

B.用NaOH检测溶液中的FeCl3:3NaOH+ FeCl3== 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 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

MnO2Δ2KCl+3O2↑ 化合反应

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2

点燃CO2 分解反应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