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发展调研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商贸流通业发展调研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b7343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7

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不断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农超对接”和农资流通体系建设,形成以配送中心为龙头、城区店为核心、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现代流通网络,提高连锁配送水平,新建一批农家店,扩大乡村覆盖率,使之遍布全县每一个村场。牢牢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抓好“三下乡”“两换新”工作,合理设置家电、摩托车销售网点,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建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⑤、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增长点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实施“双进工程”、“早餐示范工程”。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整合全县旧货市场资源,成立2—3家专业的旧货回收利用公司,规划新建一处旧货市场,改变目前零散无序的状况。新建一处集收购、销售、拍卖、代购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并规范发展家用汽车维修、美容、购车和转让服务。积极培育各类中介公司、担保公司、咨询

9 / 12

公司、保险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典当业、拍卖业等中介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金融和各种生产生活服务。

⑥、强化体系建设,完善监督管理功能

一是强化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调整屠宰场规划,完成定点屠宰场点基础设施达标验收,完善生猪屠宰管理体系,在强化定点屠宰、实行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和市场稽查的前提下,放开生猪来源,放开市场销售,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同时建立和规范畜禽定点宰杀。 二是完善成品油行业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加油站点,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主导,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及时对成品油站、点进行整合,形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竞争有序、布局合理的成品油销售网络体系。

三是规范酒类流通秩序。对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溯源制度,促进酒类市场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做好“十二五”商贸流通工作的保障措施 1、进一步改革开放。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的机遇,融入南京1小时都市圈,在发展理念、转变方式、融资渠道等方面,加强与大集团、大项目的对接;注重与先进地区和知名企业的合作,在物流、电子商务、服

务贸易和中介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寻求合作,提高招商引资和业态引进的水平,支持优势商贸企业开拓省内外市场,拓宽发展空间,形成大商贸大流通格局。

2、提供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采取补助、贴息等方式,设立促进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品牌运用、市场开拓、营销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二是要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在市场准入、项目用地、融资信贷、税费缴纳等方面视同工业项目同等待遇,落实被列入鼓励类的服务业用水、电、气与工业同价政策。

3、加强部门合作。要加强与城市规划、交通、旅游及房产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协调发展。一是将商业网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同步实施;二是使商贸流通与交通路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与文化中心、特色街区和旅游景区的相互配合;四是做好居民住宅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

4、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鼓励有序竞争,抑制恶性竞争,积极推行执法部门联合监管,加强对企业的“乱评比、乱收费、乱摊派”的监管,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引进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11 / 12

5、提供人才支持。建立健全宽松的商贸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商贸流通业人才交流合作,拓展优秀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培养与引进专家型、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商贸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培养现代商贸管理人才,特别是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会展业等方面专业性人才,建立商贸流通人才信息网和商贸流通人才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建成商贸流通人才信用体系,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提供尽其所能的发展舞台。

6、强化队伍建设。商贸流通涉及范围广、项目多、任务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举足轻重作用,必须把加强商务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全机构,明确职能,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商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