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优质教案教学设计4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9-2020【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优质教案教学设计4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b9f74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cd

2019秋【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 第1单元2.水沸腾了 第1单元3.水结冰了 第1单元4.冰融化了 第1单元5.水能溶解 第1单元6.加快溶解 第1单元7.混合与分离 第1单元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2单元1.感受空气

第2单元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第2单元3.压缩空气 第2单元4.空气有质量吗 第2单元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第2单元6.我们来做 “热气球” 第2单元7.风的成因

第2单元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第3单元1.我们关心天气 第3单元2.认识气温计 第3单元3.测量气温 第3单元4.测量降水量 第3单元5.观测风 第3单元6.观察云

第3单元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第3单元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3教案教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明白水在加热状态下可以由液体变成气态的前提下,重点研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汽化现象。通过本课开始的几幅图——几种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本课要求学生不仅观察到蒸发的过程,还能切实感受到蒸发要吸收热量这一科学原理。在充分调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蒸发概念。拓展活动“蒸发的快慢”,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再次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实验设计过程,通过实验最终获得科学结论。同时,此课和下一课都在为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做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研究了水在加热条件下的物态变化,知道水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学生对蒸发的快慢有一个模糊的了解,但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本课是上次物质三态变化的延续,同时又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学习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利用感觉器官感受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3.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4.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感目标:

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难点: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评价任务

1.认识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清水、温水、玻璃黑板、湿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教室里很热,同学们都会在教室里洒一些水,但是,过一段时间水就没了,这些水都到哪里去了?

二、写字游戏

1.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水到哪里去了,我在这块玻璃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水”字,30秒后观察它有什么变化,1分钟后有什么变化?

2.教师实验,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学生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湿的衣服能晾干,盛着水的脸盆里的水慢慢减少,洒在玻璃窗上的水珠过一会儿也会干掉。想一想,水到哪里去了?水变成什么样的物体了?

水慢慢干了,是因为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里去了,水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的现象叫蒸发。21教育网

4.教师让学生拿出玻璃片,用湿布在玻璃片上抹上水迹,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过程。21cnjy.com

(1)提问:①你们看到水蒸气的颜色了吗?②你们闻到水蒸气的气味了吗? (2)小结: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3)你们平时还见到过哪些蒸发现象?

5.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手背上,你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实验,汇报感觉,交流体会。

6.游泳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刚从游泳池出来的时候,由于身上有水,会感觉到冷。通过学习,你能解释其原因吗?21·cn·jy·com

7.出示两个同样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所显示的温度,将其中一支在温水中蘸一下取出,仔细观察两支温度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www.21-cn-jy.com

结论: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热量。

三、蒸发的快慢

1.师:要想让一件衣服干得快,怎样做?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猜想,汇报交流。(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

(1)晾在太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温度有关。 (2)展开晾着比团在一起干得快。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3)晾在通风的地方会干的更快。蒸发的快慢可能与通风状况有关。 3.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材料:水、碗、盘子 实验步骤:

(1)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碗里,一个放在阳光下,一个放在阴凉处。 (2)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乘在碗和盘子里,都放在阳光下。

(3)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碗里,一个放在角落里,一个放在电扇下。 观察它们蒸发的快慢,并做好记录。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蒸发的快慢与通风状况有关。

5.巩固提高。

老师给每组10毫升水,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液体蒸发的最快? 6.蒸发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主线,以学生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整堂课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能做到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又动脑,办法学生自己想,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和谐,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灵活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安排两课时,这样会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得更充分、探究得更到位,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课堂上,未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4教案教学设计

2. 水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