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c60c7d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5

………线…………○………… ………线…………○…………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集合??={?1,0,1,2,3},??={??|log2(??+1)<2},则??∩??等于 A. {?1,0,1,2} B. {0,1,2} C. {?1,0,1,2,3} D. {0,1,2,3}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B

【解析】因??={?1,0,1,2,3},??={??|?1

2.设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1+2????

的虚部为

A. ?2 B. ??? C. ?? D. ?1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D 【解析】因复数??=

1+2????

=???+2,则复数??=

1+2????

的虚部为?1,应选答案D。

3.要得到函数??=sin(2??+π

3)的图象,只需将函数??=sin2??的图象 A. 向左平移π

π

6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3单位 C. 向左平移π

个单位 π

3

D. 向右平移6

个单位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A

【解析】因函数??=sin2(??+??

π

6),故只需将函数??=sin2??的图象向左平移6个单位 ,应选答案A。

4.在数字1,2,3,4,5中任取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的概率为 A. 1

5 B. 3

2

110 C. 5 D. 2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C

试卷第1页,总13页

………线…………○…………

2

【解析】从数字1,2,3,4,5中任取两个数的所有可能有??=??5=10,其中两个相加其和是

偶数的有(1,3),(1,5),(3,5),(2,4)四种,即??=4,和为偶数的概率为??=选答案C。

5.设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 B. 过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垂直 C. 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平行 ...D. 与直线??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垂直 .

????

=

410

=,应5

2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B

………线…………○………… 【解析】对于答案A. 在平面??内显然有无数条直线与直线??垂直,因此说法是错误的;对于答案C. 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是可以与平面??平行,因此说法不正确;对于答案D. 与直线??平行的平面也有可能与平面??垂直,因此说法也不正确,故应选答案B。

6.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3,4,则输出??的值为

A. 6 B. 25 C. 100 D. 400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C 【解析】依据流程图中的运算程序,可知第一步??=3,??=3?1=2≥0,则??=1×4+2=6,??=2?1=1≥0;第二步程序继续运行,则??=6×4+1=25,??=1?1=0≥0;第三步程序继续运行;则??=25×4+0=100,??=0?1=?1<0,运算程序结束,输出??=100,应选答案C。

7.如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4,腰长为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试卷第2页,总13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A. 6π B. 8π C. 10π D. 12π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C 【解析】由题设中提供的三视图所提供的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2,高为?=√9?4=√5的圆锥,则其表面积为??=4??+1

2×2??×2×3=10??,应

选答案C。

8.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 0]上单调递增,若实数??满足??(2log3??)>??(?√2),则??的取值范围是

A. (?∞,√3) B. (0,√3) C. (√3, +∞) D. (1,√3)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理)试题 【答案】B 【解析】由题设??(2

log3??

)>??(?√2)可得??(2

log3??

)>??(√2) ,即??(2

log3??

)>??(212),又

题设可知函数??=??(??)在[0,+∞)单调递减,故0<2log1

3??<22,即log3??<12

?0

9.已知圆??:(???1)2+??2=??2(??>0).设条件??:0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C

【解析】

试卷第3页,总13页

………线…………○…………

因为圆心??(1,0)到定直线l:???√3??+3=0的距离为??=

|1+3|√1+3=2,若半径??=3,如上

图,则恰有三个点到定直线的距离都是1。由于0

10.函数??=??(??)为??上的偶函数,函数??=??(??)为??上的奇函数,??(??)=??(??+2),??(0)=?4,则??(??)可以是

A. 4tan B. ?4sin C. 4sin D. ?4sin

8

2

4

4

π??

π??

π??

π??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D

【解析】因??(??)=??(??+2)???(??)=??(???2),故若??(??)=4tan?????(2)=4tan=????

………线…………○………… 844,但??(2)=??(0)=?4,则答案A错误;若??(??)=?4sin??

2?????(2)=0,但??(2)=??(0)=?4,则答案B错误;若??(??)=4sin??

4?????(2)=4,但??(2)=??(0)=?4,则答案C错误;若??(??)=?4sin??

4?????(2)=?4, ??(2)=??(0)=?4,则答案D正确,应选答案D。 11.双曲线

??2??2??

2?

??2

=1(??,??>0)离心率为√3,左右焦点分别为??1,??2,??为双曲线右支上

一点,∠??1????2的平分线为??,点??1关于??的对称点为??,|??2??|=2,则双曲线方程为

A. B. C. D.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B

【解析】因为??1????2的平分线为??,故点??1关于??的对称点为??必在????2的延长线上,且|????|=|????1|,由于??2??=2,故|????|?|????2|=|????2|=2,即|????1|?|????2|=2,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2??=2,则??=1,又??=??

??=√3,故??=√3???=√3?1=√2,应选答案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点??1关于??的对称点为??在????2的延长线上这一实事,进而借助对称性及双曲线的定义巧妙地求出双曲线中的??=1,进而借助离心率求出??=√3???=√3?1=√2,使得问题巧妙获解。 12.已知函数

,且??(??2?4)=??(2???8),则

的最小值为

A.

37

B. 35

4

8

C. D.

274

【来源】湖北省七市(州)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答案】A

【解析】因函数??=??(??)的对称轴为??=?

??+82?4+2???8

2

,故由题意可得

??2

=?

??+82

,即??2+

2???12+??+8=0,也即??2+3???4=0,解之得??=?4或??=1(舍去),则??(??)=

试卷第4页,总13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