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d56ef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e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1

月)月考政治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四第八课—第十一课。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正在实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有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有效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着一些成长的烦恼。这说明 A.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 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可以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B 【解析】

正在实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有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有效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着一些成长的烦恼。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B适合题意;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A是错误的;C、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这体现了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发展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①③适合题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3.下列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B.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C.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 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漫画《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表明要把握好尺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从哲学角度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漫画寓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要注意:一要读懂漫画(包括人物、事件、文字、图画等);二要把漫画中的有效信息联系起来,找出主题(注意联系选项);三要将漫画主题思想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4.胡仁居《自题》: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 智者干虑,必有一失 B.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答案】C 【解析】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A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适合题意;B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适合题意;C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适合题意;D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不适合题意。 5.下列警句中能体现抓住主要矛盾的是 ①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③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④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名句蕴含的哲学道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符合题意,“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意思是:打鱼时,抓住网上的大绳,网眼就张开了;整理皮袄时,抓住领口一抖,毛就理顺了。说明处理复杂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就等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像打鱼时抓住了网上的大绳,整理皮袄时抓住了领口,说明我们办事情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不合题意,“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实践;③符合题意,“抽薪止沸,剪草除根”意思是: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去除草木的根部,使得草木彻底死亡,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不合题意,“自高必危,自满必溢”意思是:自己觉得高大,一定很危险,自己觉得很满意了,必定显露出来,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

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6.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从矛盾角度看,这种名言告诉我们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②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③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④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这说明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 性所制约,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7.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A. 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 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C. 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D. 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目中,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看问题要看到两个方面,即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A选项入选。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