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采区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2采区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fc63dcc1c708a1284a44a0

② 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

③ 滚筒上应经常留有三圈绳子,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还必须留有作定期检验用的补充绳子。

25、在工作中应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和压力表的工作情况,如指针异常指示时,应施行制动然后检查原因;时常注意顶板及绞车的支撑固定情况以及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车处理。绞车的操作按钮应完好,脚踏紧急制动开关装置灵活可靠、信号清晰。

26、加强提升绞车硐室管理,制定并实施电控室内消防与灭火措施,落实保安措施。

第八节 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一、防止电火花事故的措施

1、 可能产生电火花事故的分析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中的开关开合、电机电刷滑环的摩擦要产生电火花。 电气设备事故时,如短路、接地、导电连接松脱,机械碰撞,感应放电等要产生电弧或电火花。

2、电火花事故的防治措施

(1)正确选择电气设备和线路,在正常的负载下不过热,从而不降低绝缘强度。 (2)正确安装电气设备和线路,不产生设备之间的碰撞;设备与线路,线路与线路之间的连接要牢固且使用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接线端子连接;电缆连接采用符合要求的隔爆接线盒;井下电缆的敷设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

(3)作好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查、试验,及时切断漏电故障电源。

(4)使用煤电钻以及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起到过载、短路、漏电的保护作用。

(5)井下通讯、信号和控制等装置设置,采用本质安全型。 (6)井下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作良好的接地。 (7)严禁带电检修和搬迁设备。

二、防止井下电气着火事故

1、 电缆均选用煤矿用阻燃电缆,做好电缆连接、悬挂,避免压埋在煤堆中,使

36

用好过负荷、短路、漏电保护装置。

2、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 3、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状态,整定并使用好继电保护装置。 4、 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5、井下机电设备硐室设置向外开的防火门,硐室内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三、防止触电事故

1、对经常容易造成触电危险的照明、信号、通讯、控制回路和手持式电气设备,除了加强绝缘外,采用不超过127V的额定电压,并设置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和照明及信号综合保护装置。

2、机电硐室入口处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在明显地点悬挂“有电危险”字样的警示牌。硐室内的设备分别编,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电的标志。

3、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所有的开关闭锁装置均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第九节 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

矿井安设有KJ73N型监测监控系统。按《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有关规定安装增加补充各类传感器。

井下自救器配备按井下工作和管理人员出勤总人数,并留有10%的备用量进行配备。

第十节 矿山救护

煤矿已与沿沟矿山救护队签定了救护协议,从救护队驻地至煤矿行车时间不超过90min。煤矿设辅助救护队,队员3人,并按辅助救护队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装备及器材。

37

第十七章 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名称 采区走向长度 采区倾向长度 采区面积 采区工业储量 采区可采储量 采区生产能力 采区服务年限 采区开拓方式 采区上、下山名称 采区开拓准备工程量 可采煤层名称 煤层平均厚度 煤的容重 煤的灰分 煤的自燃发火期 煤尘爆炸性 瓦斯等级 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 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 采煤方法 准备巷道支护方式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 首采工作面 采区设计工作面个数 采区正常涌水量 采区最大涌水量 突水系数 安全隔水层厚度 受水威胁程度 采区水仓容量 泵房排水泵型号 泵房排水泵数量 水泵排水能力 主运输设备型号、数量 辅助运输设备型号、数量 单位 m m m2 万t 万t 万t/a a m m t/m3 % 月 m3/t m3/min 个 m3/h m3/h Mpa/m m m3 台 m3/h 指标 备注

采区设计附图:

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 2、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3、采区主要巷道断面图 4、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5、采区通风系统图 6、采区供电系统图 7、采区避灾路线图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