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191a0590c69ec3d5bb75a0

励发展玉米食品加工业,开发玉米食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粮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稳步发展饲料加工业,不断开发优质高效的饲料

产品,提高饲料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畜牧业发展对玉米饲料的要求。三是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业,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限制发展供给过剩和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品以及出口导向型产品,严格控制深加工消耗玉米数量。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严格执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低水平、高消耗、污染严重的企业,尤其是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小型淀粉和淀粉糖(醇)企业。完善产业组织形式,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积极培育大型玉米加工企业,推动结构调整,提高行业发展水平。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大的国内玉米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形式,发展若干家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和引导玉米加工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五)适当调整玉米及加工产品进出口政策

各地区原则上要减少玉米出口,以保证国内供求平衡。建立灵活的玉米进出口数量调节制度,在保证国内玉米生产稳定的条件下,东南沿海玉米主销区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较低时,可适当

进口部分玉米,满足国内饲料加工业的需求。研究完善玉米初加工产品和部分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具体产品名录另行规定。

(六)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加强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支持玉米加工业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重点支持玉米保质干燥、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和重点装备的研发工作。

氨基酸行业要淘汰传统工艺和产酸低的微生物,确保菌种发酵的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废物全部利用生产蛋白饲料或生物发酵肥,减少外排废水中的COD值,全部达标排放。 有机酸行业要淘汰钙盐法提取工艺,缩短发酵周期10%,提高产酸率和总收得率,降低电耗和水耗。

淀粉糖行业要采用新型的高效酶制剂、膜和色谱分离技术,开发水、汽和热能的循环利用工艺。

多元醇行业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国内急需的二元醇新产品,降低吨产品的玉米原料消耗和能源消耗。

酒精行业要淘汰高温蒸煮工艺、稀醪酒精发酵、常压蒸馏等工艺;鼓励采用浓醪发酵、耐高温酵母等新技术,提高玉米综合利用水平。

(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坚持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尽可能回

收,原料利用率达到97%以上。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玉米转化增值空间。降低资源消耗,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坚持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玉米加工产业。

(八)大力开发饲料资源,提高保障能力

实施“青贮玉米饲料生产工程”,扩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实施范围,建设青贮玉米饲料生产基地,促进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降低饲料粮消耗。积极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充分利用动物血、肉、骨等动物屠宰下脚料和食品加工副产品,提高农副产品利用效率。

(九)增强扶持力度,鼓励玉米生产

继续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发展玉米生产,继续实施玉米良种补贴政策,加大对玉米优良品种种植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力度,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生产能力建设,通过提高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玉米产量。根据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发展鲜(糯)玉米、饲用玉米、高油玉米、蜡质玉米、高直链玉米等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

(十)鼓励玉米加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资源

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全球土地资源,通过融资支持、税收优惠、技术输出等国家统一制定的支持政策,鼓励玉米加工企业到周边、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玉米生产基地,发展玉米加工和畜禽养殖业,延伸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减少国内粮食生产的压力。

(十一)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在协助项目审查、信息统计、行业自律、技术咨询、法律规范与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协助政府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行业运行和投资情况,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附:

相关术语注释

1.玉米加工业:是指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按照产品的用途,玉米加工业可分为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工业加工等3个方面;按照加工的程度,可分为初加工(以称为一次加工)和深加工。

2.玉米深加工业:玉米深加工产业是指以玉米初加工产品为原料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催化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进行加工转化的工业。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四类:一是发酵制品,包括氨基酸(味精、饲料用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强力鲜味剂(肌苷酸、鸟苷酸)、有机酸(柠檬酸、乳酸、衣康酸等)、酶制剂、酵母(食用、饲用)、功能食品等;二是淀粉糖,包括葡萄糖(浆)、麦芽糖(浆)、糊精、饴糖、高果葡糖浆、啤酒用糖浆、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