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9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20fe2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c

【材料二】

10年来,中国高铁在路网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18年底,中国已开通运营高速铁路3.8万公里, ①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联通覆盖了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已开始兴建的川藏铁路将成为连接以拉萨为核心的西藏地区与内地西南地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

10年来,中国高铁在引进、借鉴、吸收德国和日本等先进发达国家技术基础之上,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以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为核心的完整的高速铁路移动装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专门面向中国铁路总公司需求,定制研发了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在管理控制上,中国也对应地自主研发了能够适应不同线路需要的中国列车控制系统。

10年来,中国已经具备了满足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的产业化能力。目前,中国中车集团的高速列车装备制造能力全球第一,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为代表的高速铁路建设能力也在世界首屈一指。 【材料三】

2018年可谓中国高铁发展最为骄傲的一年,多项技术领跑全球。

目前,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比例模型车试验线,已在成都投入试验。理论上中国超级高铁最快将于2021年达到时速1500公里,远超一般民航客机时速900公里。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保障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安全装备。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世界上设计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的京沪高速铁路。

动车核心部件“齿轮箱”突破技术难关,投入生产至今,“齿轮箱” 成品率已达100%。目前“齿轮箱”已在“复兴号”上大面积使用,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份额。

我国高铁全部采用无缝铁轨,长达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没有一个轨缝,所以听不到列车铁轨“哐当哐当”的声音。

这些新亮点、新技术、新突破让国人欢呼,让世界惊叹,不断 ② 着中国高铁这一国家名片走出国门。 至今,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高铁项目合作,技术装备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已开工建设,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项目合作已启动,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坦赞铁路等项目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数据显示,中国中车集团海外轨交装备订单合计282亿元,其中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订单量达170.5亿元,占比61%。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轨道交通海外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13. 请借助表格信息,将【材料一】(甲)(乙)两处内容补充完整(2分)

答:

14. 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 ①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络收关成型 ②助力 B. ①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络收关成型 ②助推 C. ①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以“四纵四横”为骨架收关成型 ②助推

D. ①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以“四纵四横”为骨架收关成型 ②助力

15.从上述三则材料看,中国高铁因为 、 、 , 而成为“中国名片”,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每空不超过6个字)(3分)

(二)阅读《守岛,就是守国》,完成第16-18题。(共10分)

守岛,就是守国

——记新时代的奋斗者王继才

参加完丈夫王继才追悼会的王仕花乘船回到开山岛,照顾和她一起生活的小狗。王仕花将继续守岛。 1986年8月30日,王仕花登上开山岛,搜寻她“失踪”的丈夫,可只找着一个胡子拉碴、满身臭气的“野人”。 王仕花气急:“别人都不守,我们也不守!” “野人”说:“要走你走,我决定留下!” 王仕花走了, 可不到一个月,她带着包裹,又上岛了。 从此刻开始,他守着岛,她守着他,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开山岛上的“王开山”,这是人们对守岛人王继才的亲切称呼。

呜咽的风,鬼魅的风!——到夜晚,狂风袭岛,劈头盖脸,往屋子里钻,无孔不入。 王继才上岛前,来过4批10多个民兵守岛,最长的只待了13天。他们全都被狂风吓跑了。 1986年7月14日,上岛第一天。怒吼的风把王继才逼到营房一角,整宿失眠。 第二天,看到船,但任他呼喊,船就是不靠岸。 一连47天,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犹如炼狱。 “我们下岛吧!”

上岛第48天,妻子王仕花对丈夫说。

王继才望一眼这孤岛,乱石蒸腾出的热浪弥漫在海天之间,连过路的海鸟都不愿在这里落脚。 王继才沉默着,但他明白无论是军令还是承诺,都不容违背。 沉默着,他把妻子送上了船。

王仕花也在挣扎。她左思右想,一狠心辞掉教师工作,把两岁的女儿托付给婆婆,背着铺盖卷,也上岛去了。

1987年7月,王仕花即将临产,却无法下岛——一阵风,就能锁住一座岛。

9日这天,王仕花要生了,情急之下,自己动手接生!伴着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王继才找来一把剪刀,颤抖着剪断了脐带。孩子呱呱坠地,连个裹布都没有,王继才撕开身上的背心在开水里一煮,裹在了孩子身上……

这个孩子叫志国。

1995年春节前后,台风连续刮了17天,粮没了,炊断了,全家人吃生牡蛎充饥。

岂止是风浪的可怕。缺补给,王继才夫妇过了10多年半饥半饱的日子;没有电,他们点了20多年煤油灯;没淡水,他们喝了30多年雨水。

在岛下,三个得不到父母照顾的孩子相依为命。有一次,大火差点把三个孩子烧死。孩子们一气之下让人给岛上送了一张纸条:“再不回来,就看不见我们了!”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王志国不理解父亲。

2003年10月10日,灌云县人武部为王继才一个人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面对党旗,举起右拳,他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32年,灌云县人武部的部长换了9个,政委换了7个;当年从岛上撤下的军人和民兵们,在各行各业收获各自的人生精彩,而王继才夫妇却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同一个地方,相当于连续度过了16个义务兵役期。

王继才被一群人打了。 脸肿得老高,嘴巴都合不上。

他连话都说不清楚,可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违法的事,不行!”

32年里,王继才夫妇练就了“火眼金睛”。他们先后向上级报告了9次涉嫌走私、偷渡的违法案件,其中6次成功告破。

由于长期身处潮湿环境,夫妻俩都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王继才湿疹起了一身,留下一个个铜钱大小的疤。

2018年7月27日,积劳成疾的老民兵王继才,倒在了开山岛的台阶上。 推开哨所办公室的门,一面国旗整整齐齐放在桌上。

32年,岛上风浪大、日头毒;风吹日晒,雷暴夹击……国旗经常破损褪色,必须经常更换,王继才自己掏钱买了200多面国旗,他和家人把国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八月的黄海,日头正毒。狂风劈开海浪,呼啸而至。

一群新的守卫者正陆续赶来,誓将这份可歌可泣的精神延续——他们守的,不仅仅是一座岛,更是一颗爱国奉献、矢志奋斗的初心!

一场台风过后,第一抹朝霞渐染东方海空,王仕花带领开山岛民兵执勤班升旗点名。 “王绪兵!” “到!” “胡品刚!” “到!” “汪海建!” “到!” “王志国!” “到!” “王继才!”

大家齐声高喊:“到!”

共和国辽阔的海疆,注视着这群守岛报国的接班人! 7月30日,王继才追悼会在灌云县殡仪馆举行。 8月1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评定王继才同志为烈士。 他的墓旁,人们失声痛哭:

“继才,一路走好!” “王开山,一路走好!!”

这是一个平凡的守岛人最后的旅程。

很长很长时间里,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炭炉,一台收音机,是这个守岛人的全部家当。 上岛前两年的时候,王继才夫妇想种树。

他们种过白杨、槐树,都没活。第三年,往水窖边的石缝里撒的一把苦楝子,竟然长出了小苗。就这样种了死,死了种,大树旁边种小树,渐渐成了丛,原来种不活的松树、桃树、梨树、无花果、葡萄、蔬菜……慢慢都种活了。

开山岛,欣然接受了这对夫妇用青春和生命送来的礼物,叶茂花开,焕发出勃勃生机!

(摘自新华社南京9月13日电有删减)

16.王继才夫妇守岛经历了哪些困苦考验,请你加以概括(3分)

自然环境的恶劣—( )—( )—不法分子的威胁—( ) 17. 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王继才的形象,请你作出分析。(3分) 答:

18. 阅读小说最后两段,从深入理解主题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你提问的理由。 (3分)

问题: 理由:

(三)阅读《莫向光阴惰寸功》,完成第19 -21题。(共7分)

①晚唐诗人杜荀鹤在《题弟侄书堂》中有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意思是,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此言是对弟侄的劝诫,饱含了深沉的人生感悟。

②时间沙漏永续流淌,从孔子“使民以时”、荀子“应时而使之”等不难看出古人对四时永恒运转、昼夜不断交替的朴素认知,对时间的珍惜。俗话说,“一年四季春为首”,春天意味着起点、成长和希望。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之时,“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的干劲应该“燃起来”。

③然而,这个知易行难、似简实深的道理却常为人们所忽视。面对时不我待的现实,许多人掉转朝向求“安逸”,对困难低头,向挫折妥协。胡适曾在《归国杂感》中说“我回中国所见的怪现状,最普通的是‘时间不值钱’”,对国人当时虚掷光阴的状态提出批评。若始终抱着时间可以周而复始的想法,认为世事总有重新来过的一天,如此循环往复“明日复明日”,又怎能不落个“万事成蹉跎”的遗憾结局。

④对比观之,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历时19载,为早日完工,他用圆木做了一个取名为“警枕”